
第30卷第9期 2010年9月
与光谱分析
光谱
学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30.No.9.pp2397-2400 September, 2010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差分拉曼光谱的研究
李静1.2,查明1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
266555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55
摘要拉曼微探针分析法对单个气液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相态的无破坏性测量来说,目前几乎是唯一最好的方法。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主矿物具有较强荧光时,提高信噪比的间题急待解决。本工作对碳酸盐岩储层包裹体样品制成的薄片进行了显微观察、荧光测试及拉蔓分析,并进行了空间上横向XY扫描、纵向上深度削析(Z扫描)和冷热台上变温的流体包裹体差分拉受光谱测量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差诺据示了包要体更真实的光谱曲线,消除了主矿物对包裹体的干优,以较高的信味比显现出包要体
中流体(一170℃温度下的冰)位于位移波数3098cm-"附近的宽拉受散射峰,明显的改善了信噪比。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碳酸盐岩储层;显微拉曼光谱;差谱
中图分类号:0433.1;()657.3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拉受微探针、冷热台测温等包要体测试技术的发展,可根据油气包要体的测试数据、流体包要体的种类、丰度、分布等特征来分析油气截的成凝特征。运用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油气注人史已证明是研究油气成藏过程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手段[1刀。但是在利用拉整微操针分析法对气液包要体成分分析的实际测量中,经常遇到拉受散射光强信号很小的样品,信噪比急待提高。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主要是由于受到3种闪素影的结果:(1)包丧体的体积太小或包要体的气液相密度很小,使得拉受散射光信号太
小;(2)包裹体位置距岩心薄片表面的深度大,
一方面激光
可能被基体主矿物强烈吸收而减两,另一方面拉受散射信号达到表面时又被基体主矿物产重衰减;(3)基体主矿物具有很强的荧光和拉受政射,严重干扰了包裹体拉变散射信号等。为克服上述难题,本工作采用了以包裹体为中心,进行了在空间上横向XY扫描、纵向上深度削析(Z扫描)和冷热台上变温的流体包裹体差分拉受光谱测放方法的研究。
实验部分 1
实验所用包妻体样品来白翼中坳陷任丘油田任28井,样品所属地层系统为中上元古界-蓟县系-募迷山组*)。募迷收日期:2010-01-10,修订日期:2010-04-20
DOl:10.3964/j.issn.1000-0593(2010)09-2397-04
山组的主要沉积相为浅海相(随地台几次升降,前后儿次受到海侵),样品的井深在3222.97~3243.25m之间,处于雾迷山组的雾四段底层和募一段顶层,属于储集层,其岩性为灰得色或褐灰色白云岩火深灰色负岩和泥质白云岩,生物化石有藻类发有。实验中共检测了14个流体包要体样品,包括123个包表体,包费体主要出现在方解石脉及次生石英中,
1.1
流体包裹体镜下特征及荧光特征
本工作的包裘体荧光分析实验是在中石化胜利油用地质
科学院完成的,激发光为紫光,包要体荧光照片如图1所示。
从荧光分析试验,可观察到的包裘体有4种类型:(1)两相盐水包要体,占包表体总数的60%左右,呈不规则状或相形,大小在440μm之间,串珠状或群体分布,液相及气泡都为透明无色[(图1(a),(b)];(2)单相液态烃类包裹体,个数很少,呈不规则状成群或孤立分布[图1(c),(d)];(3) 单相盐水包裹体,呈不规则状、米粒状或椭阅状的群体或串珠状分布;(4)气液两相烃类包裹体,不规则状或长条状成群分布,大小在4~20m之间,液相望浅黄色或浅红色[图1(e),(g)]。
有机包表体在受到紫外光、紫光或蓝光照射时,就发射出特征性荧光,在一般情况下,荧光成为分辨烃类包表体和水溶液包裹体的有效方法。但是必须指出,在有机分子中,荧光的产生主要与不饱和共轭键体系和C一O官能闭有关,而饱和则不发荧光,所以有机包表体荧光性中起主导作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081)和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月(HBYT-WTY-2008-JS-1)资助
作者简介:李静,1967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投万方数据
e-mail; jingli@upc. edu cn,lijing0681@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