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红外多光谱图像测量技术研究

红外多光谱图像测量技术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17:08:3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红外多光谱图像测量技术研究 数事执本与真用
红外多光谱图像测量技术研究
孙浩
(中北大学山西省现代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51)
应用研究
摘要: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红外多光谱测量系统,对目标进择温度测量。采用的方法是设计光学系统对目标物体进行分光,使目标物体图像分成多个与原图像相同的图像。然后在通过键膜技术,将分得的多个图像各自按不同的光谱成像并被光电探测器接收到,从而得到对一个物体的多光谱图像,再对达费图像进行特征的融合,从中提取出所需温度信息。
关键调:红外多光谱分光系统图像融含
中图分类号:TP274.52 1、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2-0065-01
产生的辐射进行采集,从面得到相关信息用于温度测量。
现在所广泛使用的红外测温仪器一般有两种;红外测温仪与红外热像仪。前者通过红外传感器接受红外辐射能量,进行对温度的测量,而红外热像仪则是通过拍摄红外图像,根据图像的灰度值得到红外辐射能量的信息,进行温度的测量,上述两种方法都因为各自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成像不清晰;不能够快速地对目标进行多次测量;对测温环境的要求较高,不能有遮挡等(1-3)。面红外多光谱测量系统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所存在
的问题,使红外测温技术能够更广
10*
泛的得到应用。
10 10 +a) 10
肋单色强射 103
10 10
可见光
ASSS
zta
1667
最大羊色编射力
教长入M
图1黑体辐射能力与波长和温度的关系图
物像
光谱融合
光学系统
不风

光谱图
2、
红外多光谱测温理论依据
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峰值光语辐射出射度对应的波长与绝对温度的乘积为常数。当温度升高时,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对应的波长向短波长方向移动,见图1。由图1可知在温度为1667K以上时,辐射光谱范图是覆盖了可见光域与近红外光域。所以可采用对可见光及近红外光谱敏感的传感器,对在高温时所
像像
像像
镀膜透镜
图2多光谱测量系统流程图
经过黑体辐射亮度计算,当温度在800℃至2000℃C,波长小于 1.1μm时,维恩公式代替普朗克公式的相对误差≤0.1%。但随温度变化,发射率较难准确获得,为了避免发射率的求取,对不同波长入,和入在同时测相同温度点发出的辐射能M,和M,,对于灰体物质将两者相比并取对数得该点的温度为:
11 c,
T=-
MA7,此公式被称为比色测温公式。
含+n-5ln=
M
3、红外多光谱测温系统设计方法
红外多光谱测量系统的主要设计思路为,通过设计一个光学系统将被测物体的像分成四个。然后,利用镀膜透镜使分得的四个图像各显示所要求波段的被测物体的像,并使得四幅图像可以被光电探测器接收,并存储起来网,最后,在利用这些图像进行红外多光特征融合,从中提取出所需信息。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通过所得函像的灰度值可以知道对应波长光入,、入,、入,、入4的辐射能M7、 M、M,、M,两两带人比色测温公式,可以得到六个温度值 T,、T、T、TT、T。对这六个值进行数学处理得到一个最后的温
度值T,这个温度值即为所求温度。 4、结语
本文对比了现有红外测温技术,依据黑体辐射学基本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分光光学系统的红外多光谱图像测温系统,并对比色测温法理论公式进行了推导,给出了红外多光谱图像测温系统的系统结构图,为系统的实现措建了理论平台,为下一步对该系统平台
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
[1]刘晓东.高温微粒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邓建平.王国林.黄沛然.用于高温测量的红外热像技术[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11.15(1);4347
[3]张易凡.多光谱通感图像融合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 2006.
[4]周赖慧.基于CCD图像传感原理的温度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 秦望岛:燕山大学.2007
作者简介:孙浩,1986年1月,男,颈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
6
上一章: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脉冲激光功率锁定的研究 下一章:计算层析成像光谱技术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基于实测端元光谱的多光谱图像光谱模拟研究 近红外光谱和多分类器融合的葡萄酒品种判别研究 近红外光谱在线测量技术在聚合物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多参数模型的非分散红外光谱气体检测稳定性方法研究 近红外等效光谱测量方法研究 红外成像光谱测量中Dyson光学系统的研究进展 基于触发采样方法和相位校正的红外光谱测量的应用研究 多波段相关光子光谱分布与时间相关性测量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