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卷,第8期 2011年8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 31, No. 8, pp2102-2105
August,2011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红砂岩文物风化研究中的应用
蒋晓东,曹建劲”,李易安,股金龙,叶进龙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用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红砂岩文物的风化机理,分别对六组红砂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较好的分析红砂若风化前后的物质组分,达到探究组分变化的目的,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研究手段,且比其他研究技术更具测量样品用量少、速度快、无破坏、无污染的特点,这些优点表明近红外技术也能用于其他石质文物的研究,尤其对那些取样难、珍惜贵重、不能破坏的石质文物其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近红外技术作为石质文物的研究手段将会越来越凸显其意义,
同近红外光谱;红砂岩文物;风化
关健词
中图分类号:065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DOI: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1)08-2102-04
(a)
传统的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不同组分时需要多种分析仪器,耗费很大,因而成本高,效率低,远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而近红外分析技术用时少,同时测定样品中的多种物质组分和含量,且被测样晶用量很少,不破坏,无污染。
所以在分析化学领域里备受费誉(),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农业、食品、石油、中药等领域()。
近年来近红外技术也开始应用到矿物研究中,成为研究矿物的重要手段。其原理是根据矿物中某些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光谱以区分不同的矿物及同一矿物的不同结晶度("),本研究也是利用这一原理对风化红砂岩进行分析研究的。
从前人的研究发现,儿乎所有将近红外技术用于新对象中研究时都是利用近红外技术已有的特点,对大量的样品进行分析然后建模傲定量分析,而红砂岩由于存在太多的风化因素,不同的环境其组分会有所不同,因而不适于建模做定量分析。本文用近红外技术研究红砂岩文物的风化机理,旨在探讨近红外技术在红砂岩文物风化研究中的应用,将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传统研究技术相结合,为石质文物的风化研究提出一种有效的方法,使石质文物的研究实现低成本化、无损化和高效化。
(e)
(b)(d)
Fig. 1The picture of red sandstone
cultural relic in sampling point
(a); Dongguan Keyuan; (b); Shunde bell tower:
(c), Shunde Qinghui garden; (d), Shsoguan Danxia mountain 实验部分
1.1
样品描述
红砂岩因细肽美观面深受人们喜爱,常被用作装饰材料和建筑材料,广东很多古建筑如四大园、赤岗塔、镇海楼等都采用了红砂岩作为墙面、柱基或石砖。随时间的推移朝代
收稿日期:2010-06-11,修订日期:2010-10-08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日(2008B03030301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3044)资助
作者简介:蒋晓东,1987年生,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本科生
*通讯联系人
万方数据
e-mail; jxiaod@126, com
e-mail; eescj@mail. sysu. edu.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