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论坛
浅谈电视数字化传输技术的发展
郝向群
(牟平广电信息网络公司山东烟台牟平区264100)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视数字化传输技水发展背景的研究,对国际国内该项技水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关键调:电视数字化传输技术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N949 1、研究背景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7-0246-01
数事费与应用
到了有效改善,对保护闻隔进行改进,使用了多径信道均衡方法,减
电视自上个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成功实现了电视信号由黑白到彩色的转换,其清晰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无论是黑白信号还是彩色信号,仍然属于模拟信号,电视画面的清晰度和亮色都有很大不足。模拟信号通过显像管显示图像,电台通过天线将模拟信号发出,电视通过天线接收传来的模拟电磁信号,利用显像管隔行扫描来插放图像。从传输过程来说,模拟电视信号的传输通道存在问题,致使电视信号在接收时出现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赚怕是目前最先进的模拟技术,也很难控制失真度,画面的清晰度就会受到影响。彩色电视信号虽然清晰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接收彩色信号时,无法做到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御底分离,在共同的输送过程中极易发生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申扰,严重时会发生色度失真的现象。另外,模拟信号在传输时也很难将有用信号同杂波御底分离,也是导致画面不清晰的重要原因。同时模拟信号的传播还导致了画面重影、闪炼,并行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明了信号质量。
上世纪九十年代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葛洛庞帝教授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中,所描写的数字化生活激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紧接着,当时人们认为是幻想中的数字化生活已经真正与人们接轨广,也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
下,电视数字化传输技术也应运而生并产生了巨大的发展, 2、电视数字化传输技术发展
2.1国际电视数宇化传输发展
目前在国际上,电视数字化传输技术主要以DVB、ATSC、ISDB 为标准
由模拟信号传输到数字信号传输时电视信号传输的第二次变革。电视数字化传输最早在欧洲儿个国家开始发展起来。1993年欧洲就颁布了关于有线数字传输和卫星数字传输的标准,同时还推出了地面数字传输标准。此后,亚洲的日本也推出了有关地面数字传输的体系。在数字电视大为推广后,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制定了相关的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规划,或者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规划。2009年 6月12日美国关闭模拟电视传播,2011年7月24日日本停止模拟信号传播
三网融合后,电视数字化传输技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二十世纪初,欧洲、美国、日本着手研究新一代电视数字化传输标准体系。欧洲电视数字化传输在提高信道效率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更有利于系统应用和系统推广。此后发展了多载波调制技术,支持连续导颠插入,改革了映射方式,采用了LDPC编码,并根据门限不同服务,使用不同的编码映射方式。技术革新还使信道传输客量增加了30%。2009年欧洲地面数字化传输又有了新突破,采用了 COFDM,增加了16K32K子载波模式。相对于之前的DVB-T,最大的特点是DVB-T2增加了MISO发射分焦方案、Alamouti发射分集。与较前相比新的传输技术的传输效率提高了80%,从而进一步满足广三网融合下业务增加的需要。
2009年美国御底改变了电视数字信号传输不支持移动接收的弊幅,所推出的电视数字化传输技术标准能够支持移动接收。
日本也在电视数字化传输技术方面有了新的探索。使用了单频网技术,既节省了频谱资源,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覆盖质量也得 246
少了保护间隔的限制。目本在于扰消除技术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先进,保证了电视信号的稳定。
下一步电视数字信号传输的高清移动是发展的趋势,在这方面有的国家已进行了有益意的探索,并研究了送代译码技术。系统的接收性能包括固定接收、移动接收也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改造。
2.2国内电视款字化传输发展
国内电视数字化传输是从1995年开始进行过试行的,中央电视台首先使用电视数字化传输。1997年元且开始省级电视台也陆续开始电视数字化传输。1998年国家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通过鑫诺1号通信卫星,开始卫星数字信号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 1999年我国将DVB-S定为数字化传输的国家标准。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星电视节目都实现了数字化传输。根据我国的规划,到2015年将全面改用数字方式传输,届时模拟电视信号将停止传输,
目前我国的电视数字化传输技术多使用的清华大学的多载波 DMB-T技术。该技术是建立在TDS-OFDM调制技术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基础上的。主要采用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4(bit/s)/Hz的频谱利用率,使每个频道有效净荷的信息传输码率可以达到33Mb/s。使电视画面高清真实。
上海交大的ADTB-T单载波技术是建立在单载波调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同DMB-T技术差异性很大,该技术应用QAM,OQAM, PSK等星座映射单载波调制技术,在最佳状态下,可以实现单个载道25.989Mbps的码率传输,该技术在数据结构简洁方面独占优势,能够降低接收系统的成本。
2007年8月1日,国内电视数字化传输使用了DMB-TH技术,该项技术以DMB-T为基础,又融合了ADTB-T技术,既能支持移动接收,又具备了多径干扰的能力,其主要采用缩码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完全可以满足有线网络无法企及的移动接收、便携接收和广大城郊,远郊乃至边远农村住宅固定接收的需要
今后,国内电视数字化传输技术还要向空间分集技术,LDPC 编码改善和更高级的调制模式发展,同时要考虑四网融合的网络架构,
3、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数字传输技术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今后将会有更先进的数字传输技术应用于电视网络中,可以预料,
电视数字传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赵建华《浅谈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发展》电视研究[J].2005年第05期
[2]许伟文《着眼数字化整体转换,着手传输平台优化发晨》有线电视技术[J1.2010年第06期。
[3]连卫红,菌学美,马庆港最新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MB一T的技术特点及发展优势》.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M 2006年
[4]陈朴伟.数字电视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传输.科技创新导报[J]. 200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