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试验

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试验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84.0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9 11:30:4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试验 15当代化工研究
ChenmicalIntermediat
技术应用与研究
2016·03
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试验
O李科燥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针对牛心坨高凝绸油油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发育特点,以及非均质性、水湾严重,综合含水高等问题。2014年开展了裂缝性油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试检,筛选出适应牛心坨油藏特点的深部调驱配方体系,解决了深部调驱关健技术难题,并应用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深部调驱;高凝稠油;牛心坨油层
中图分类号:TE39
文载标识码:A
ResearchandExperimentonDeepProfileControlTechnologyofFracturedHighViscosity
CrudeReservoir
LiKeman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Heilongjiang Daqing,163318)
Abstract:Direct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porosity,hypotension,fissure,hole dual porosity development of Niuxintuo high viscosity cru de reservoir and the problems of anisotropism,serious water logging and high comprehensive water content,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are taken on f actured reservoirdeep profilecontrol technology andgorthedeep profilecontrol formula systemfiting Niuxintuoreservoircharacteristics.This rese arch and experiment solved the key fechnical problem of deep profile control and got a good result of oil increase and cost reduction by the applicati on of field test.
Key words: fractured reservoir; deep profile,gontrol; high viscosity crude; Niuxintuo reservoir
其中含水大于80%的油井17口,占总井数的25.4%。
牛心坨油田为高凝稠油油藏,油藏特点表现为低孔、低
渗、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 20多年来,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产量快速递减阶段,年产油下降近两万吨。主要存在问题表现为上层系油层物性差,导致注水见效缓慢,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下层系及合采区水湾严重,综合含水已达75%左右。为扭转区块产量下降趋势,2014年开始重点针对该区块低孔低渗高凝稠油油藏存在问
题及特点,进行了裂缝性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试验。一、区块开发存在的问题
1.上层系油层物性差,注水见效缓慢,产量递减快牛心坨油层上层系物性差,尤其是西北和东南部,有效孔
隙度为10.1%,渗透率为7.1×10-3μm,导致注水效果差,表现出注水压力高,见效慢,水驱采出程度和控制程度低。
上层系8口水井中有3口水井注入压力在17MPa以上,
仅有8口并受效,见效时间为9个月,从而导致无法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油层压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压力观察井坨 33-035井测压显示上层系地层压力为14.43MPa,比原始地层压力低5.64MPa。油井产量递减快,上层系2005年12月前投产的32口油并,2005年底日产油103.8t,到2006年12 月下降至82.1t,下降了21.7t。
2.水难度大
下层系及合采区注入水沿高渗透层、水宰通道过早侵入油井,造成水驱波及系数低,原因主要有:①区块相带变化快,导致平面及层间非均质严重;②注采井压裂投产,导致裂缝、微裂缝产生,地层在注入水的长期冲刷下,逐渐形成高渗透层或水窜通道。牛心坨油层下层系及合采区有油井 67口,综合含水已达75%,进入高含水期产量递减阶段,
万方数据
3.注采井网欠完善,平面上水驱波及差异大,以往调驱效果差
由于注水井组注水受效面积小,平面上水驱波及体积差异性大,导致注水并组普遍存在见效油井少、见效方向性明显等特点。同时压裂产生的裂缝以及储层特性决定了注入水很容易沿裂缝宰进,致使沿裂缝发育方向上的油井,水淹程度高。2010年以前采取常规化学调部,虽取得一定增油降水效果,但经过十几年的注水开发后,水越来越严重,目前小剂量调驱有效期短,措施效果差,已不再适应目前的地质条件。
针对上述难点,影响了牛心坨油层的有效开发,导致区块进入中高含水期产量快速递减阶段,急需针对该区块低孔低渗高凝稠油油藏存在问题及特点,进行了裂缝性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试验。
二、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
为解决牛心坨油层水驱开发中存在的水淹、水窜、油井受效差、水驱控制程度和水驱效率低,以往调剖有效期短,措施效果差的系列问题,开展了深部调驱技术,提高水驱效果,达到稳油控水目的。
1.大剂量深部调驱技术原理
深部调驱技术是伴随注入水加入一种或多种化学药剂,进行大剂量长期的施工,改善水驱状况,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提高采收率,达到长期深部调驱的目的,以改善油意的开发状况。
2.深部调驱技术室内研究(1)聚合物浓度的影响
上一章:活性炭复载光催化防雾霾空气净化口罩的研制 下一章: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方法的探讨

相关文章

调驱技术在普通稠油油藏中的应用研究 稠油与高凝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稠油油藏有机碱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与应用 不同气体类型对木146油藏泡沫驱调驱实验研究 孔喉尺度弹性微球深部调驱新技术 空气泡沫驱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技术研究 裂缝型火山岩油藏成藏规律研究与应用 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开发技术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