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技术
多系统共用的无线区域中心将改变传统宏基站建设模式
黄焕乾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060)
摘要:传统宏基站的建设模式的辨端逐渐显出来,其机房建设费用、干扰、支择高速数据业务有限等缺点难以克服。无线区域中心是一种创新的解决思路,它的建设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宏基站的建设模式,克服了宏基站的缺点,对高速数据业务有较好的支荐能力。建设结果表明,这一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的无线网络建设模式。
关键词:无线区城中心多系统建设模式中图分类号:TN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7-003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逐渐加大,然而,传统宏基站的建网模式对较高数据业务的支撑有限,如:基站站间距不能太近,否则同邻频干扰无法克服。这些问题都有待更好的建设模式的出现。
无线区域中心的建设模式将个系统集中在无线覆盖区中心的一个机房内,各系统共享配套设施,采取射频拉远覆盖的方式和"小功率多天线"的覆盖模式。它创新地将高达30多米的宏基站扇区覆盖天线变为街道分布天线。
本文从无线区城中心的概念开始介绍组网方式,对网络中的各个环节的建设模式作详细介绍。
1、无线区域中心概念及组网方式
1.1无线区域中心的概舍
无线区城中心(BTSAREACENTER,简称BAC)是指把信源机房建设于无线覆盖区中心,通过射频拉远系统一对多点的方式进行射频场强均勾覆盖。原宏基站覆盖模式下的高架天线由相应的射频拉远系统多个远端的街道式低挂天线取代。
图1.图2为宏基站覆盖模式和无线区城中心覆盖模式示意图。(如图1图2)
无线区域中心改变了以往宏基站集中天线规划的思路,它采用
小区
BS 小区3
小区2 基站机房
图1宏基站覆盖模式
万方数据
片区整体规划的思路。整体规划话务量、整体考虑干扰情况。其中每个拉远小区覆盖半径较小,多个拉远小区总的覆盖区域等同宏基站覆盖范围。如图2中,7个远端覆盖范围等于1个宏基站覆盖范围。
无线区城中心采取小功率、多天线的模式进行覆盖。天线挂高不宜过高,8米左右,室外天线口功率15dBm-30dBm;市区天线覆盖半径150米以内。
无线区城中心地理位置位于片区中心,射频拉远远端机以无线区域中心为圆心向各个方向拉远覆盖。
1.2无线区城中心的优势
无线区城中心的建网模式的优势如下:
1.2.1来用小功率、多天线的度棋式,保证度盖场报,好支撑高速款据业务,造应LTE
宏基站的建设模式难以保证高速数据业务所需的场强,无线区城中心的建设模式受益于小功率多天线的覆盖模式,功率均衡,场强容易控制,链路损耗降低,载于比提升,能满足高速数据业务的场强需求。同时,这种覆盖方式和LTE的多天线方式如出一辙。
1.2.2天线累键低,有致税制同频干扰
天线架设低,因而天线的覆盖范围得到精确的控制,天线选点可合理选择,同时可结合建筑物对无线信号的衰减特性控制覆盖和干扰,覆盖方式灵活多变,轻松避免了越区覆盖造成的同频干扰等
R6 RS
RO BAd
无线区域: R4
R1
R2 R3
图2无线区域中心覆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