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设计与开发
然学热术 m
OA系统与即时通讯平台的接口技术开发浅析
刘国成张杨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30)
摘要:针对高校OA系航存在的间题和不足,本文提出了将即时通讯平台腾讯通和OA系统的结合使用,并探讨了OA系统与即时通讯平台的结合开发应用。
关键调:OA系统即时通讯中图分类号:TP311.5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5-0010~01
1、引言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出现了多校区并存,远距高教学的办学模式,大部分高校都采用了WebOA系统,即在线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些0A系统多数是以工作流为中心,偏重于解决行政办公的需求,但忽略了对实时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支持,且在文件传输功能实时性差、语音视频服务缺乏、在线操作复杂等间题。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高校在部门间的协同办公以及校本部与各分校风间的各种业务交流方面,已逐断意识到即时交互的重
要性,正在努力地导求与即时通讯技术的无缝嵌合。 2、即时通讯系统与OA系统的结合方式
对应以上需求,将即时通讯平台和0A系统结合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个人即时通讯平台因为其不足,影响了它在现代办公中的应用。一方面如MSN、QQ等即时通讯平台包含大量的娱乐、游戏功能,影响了工作;另一方面使用者在工作中可以与在线的单位外的任何人传递信息,容易造成泄密或影响工作。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发即时通讯平台:克服传统个人即时通讯工具的缩十分必要。目前将即时通讯技术与0A系统结合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类方式:
(1)在0A系统平台上实现即时通讯。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基于B/ S架构的WebOA系统平台上实现即时通讯功能。它能够实现基本消息交互,包括在线聊天、图片传送、历史聊天记录查谢等。特点是用户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只要能够在浏览器中上网登录 0A系统即可,交互的信息存放在服务器里,增加了信息的安全性。不足之处是交互功能较为简单,大多只能完成聊天消息传递的实时交互功能,信息表现形式比较单一,缺乏语音视频的沟通手段,且在文件传输方面换作相对复杂,实时性比较差,不如基于C/S架构的即时通讯平台方便、灵活、和功能丰富。
(2)基于即时通讯平台上实现办公自动化。这种方式大多采用 C/S架构,如企业办公即时通讯平台(例如腾讯通)。它除了具备个人即时通讯平台的通讯交流功能外,最大的区别就是应用模式不同,是集成了各种办公必备功能的自动化办公交流平台。其特点是针对办公时的业务流程和数据传输,能够与其他软硬件办公设备进行交互,组织架构清断明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但比起B/S架构的WebOA系统,它需要安装客户端,且信息记录存放在本地客户端,在行政办公、公文处理等业务流程方面功能略显简单。
(3)通过接口模块实现0A系统与即时通讯平台的集成。这种方式不再考虑是基于B/S还是基于C/S来实现办公自动化平台,而是通过接口模块或插件实现OA系统与即时通讯平台的集成。将基于B/S渠构的WebOA系统和基于C/S架构的企业办公即时通讯系统有效结合起来使用。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能够利用B/S架构优势和C/S架构的灵活性来提高办公的效率和质量。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信息和组织架构的融合和避免信息重复面造成办公效率的降低。
由于基于B/S架构的WebOA系统和基于C/S架构的企业办公即 10
方方数据
时通讯系统都拥有对方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在目前无论采用基于B/S架构的OA平台,还是采用基于C/S架构的办公即时通讯平台,都难以完全满足现代办公中对公文办理和即时协同工作等方面的需求。采用OA系统与办公即时通讯系统的结合或集成的方式将是今后的一种趋势。
3、企业办公即时通讯平台与OA系统的结合实现
本文针对基于B/S架构的WebOA系统和基于C/S架构的企业办公即时通讯平台的结合和应用进行了探讨。采用易泰多RTX办公插件解决了WebOA系统与鹏讯通平台的结合间题,实现OA系统与腾讯通平台的结合使用,并实现以下功能:
(1)实现内部公告发布和资料共享的信息集成,完善了消息机制,实现即时处理。各种重要通知和公告能够通过即时通讯平台和OA系统双渠道进行即时发布和提醒,让用户第一时间获知并打开阅读重要的或最新的通知公告、文档文件
(2)增强了协同T作的即时沟通,实时收发消息和文件,满足用户在办公、沟通、协作以及个性化的需求。
(3)实现手机短信通知用户。如用户外出,则系统自动将待办信息发送到该用户的手机上。
(4)建立明朗的组织架构,搭建了一个简单易用、结构合理、
安全实用、高效的电子办公和沟通环境。 4、结语
即时通讯平台和办公自动化正在飞速发展,但二者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若将OA系统与即时通讯平台结合并应用于办公中,将使0A系统享有即时通讯技术所具有的便利、快捷、直接的优点,从而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实现即时交流,提高高校内部办公协同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二者的结合将为高校办
公的信息化、网络化提供一个更加高效、稳定的解决方案。参考文献
[1]泰红兵,何正,符学斌基于即时通讯技术的校园应用模式探案。软件研制,2005°
[2]梁亚芳.即时通讯技术在电力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办公自动化杂志,2007
[3]刘小舟.应用于电子政务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研究和设计.计算机时
代200703 课题项目: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即时通讯平台的集成与开发(GTXY0915)作者简介:
刘国成(1975.11)),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张杨(1979.2),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