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开发
基于数据交换平台的
医疗信息共享方案设计与实现
徐刚1赵景越2蔡连忠
(1.天津市汉洁区医院天津300480;2.天津津薇首佳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天津300384)
事与度用
摘要:区域医疗共享是大势所楚。加何对原有系就递行提升政造、在保护原有承统投资的情况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共享,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从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调:数据交换平台医疗信息标准化区城医疗信息共亭
中图分类号:TP311.52 1、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8-0106-02
式及内容的规范要求。
国家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纳要中,也明确指出了,要“充分利用卫生信息资源,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和大众提供全方位的卫生信息服务”
以上这些内容明确指出了,要在卫生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建设集成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将各种卫生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而整合的基础就要是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诊疗数据交换与共享。在这一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如何保留原有成熟信息系统,使其能快速实现系统接人和信息共享,减少各单位信息化改造投资,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2、数据交换平台的优势
我们在本方案中,以集中的数据中心作为支撑,建立卫生系统信息交换平台,通过中心服务系统提供患者历史诊疗数据的展示,以及通过开放服务接口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的目的。方案的模心就是支持医疗数据标准的数据交换平台应用。
数据交换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总线式架构设计。平台支持异构系统数据交换,实现信息稳定、可靠的传输,屏蔽用户实际环境中的硬件层、操作系统层、网络层等复杂、烦琐的接口,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标准的信息通道,保证用户的逻辑应用和这些底层平台没有任何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应用的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和可靠
性。
数据交换平台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综合平台的核心。该平台
需要建立与多种数据源的信息交换接口,以消息队列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按照医疗卫生数据交换的业务要求,进行数据交换的事件定义,并且依照不同的医疗信息交换事件,进行数据交换格
爆
诊断治疗
接诊患者
转设
区援医疗平台居民健康检寨
06
这搏疮素一
图1
转区域医疗
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的应用,降低了数据交换的逻辑复杂度;增强了数据交换的集中控制,实现了数据交换的标准化转换功能。
数据交换平台支持多种信息标准,尤其是专门针对医疗行业的数据标准,包括:
(1)HL7:卫生信息交换标准(Health Level 7);(2)DICOM:数字影像和通信标准;
(3)EDI: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 Interchange);
(4)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 3、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实现
通过对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业务需求及流程的分析,结合HL7 及卫生部基本健康信息元数据标准,定义患者健康诊疗信息的注册、查询,获取等接口,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区域性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实现跨医院信息系统和健康档案系统的健康信息互联与资源共享。解决了患者健康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使医护工作者能够全面掌控人群健康信息,微好疾病教治、预防和健康促进工作,使卫生管理者能够利用信息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
3.1区城医疗健康信息共享流程
区域医疗健康信息共享实现了和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HIS) 及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临床医生在HIS系统中可随时进行区域平台共享患者数据的查阅,可以直接进行转诊转检、会诊申请、审批等操作处理。
临床医生工作站可调阅患者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过敏史信息、遗传病史信息等,调阅患者在区域内的历次就诊记录,历次详细医瞩、诊断,用药信息,历史检验检查报告单信息。患者就诊完毕后,本次就诊的主要电子病历信息自动归人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城域医疗信息共享。
系统整体流程如图1。
功能查询页面显示效果如图2。
3.2区城医疗信息平台的功能划分数据中心:由个人健康诊疗信息库、医
疗电子病历信息库、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信息库、医学文献/医学资料等知识库组成,
诊毕患香
诊疗记录归档
是系统的数据中心
卫生服务系统(HIS,EHR):是中心的数据来源,由分布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个独立的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之间在使用功能,管理方式、数据表达形式上不尽相同,存在很大差异
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系统间的接口、数据传输格式,是各组成部分之间信息的传递、交互的枢纽。除了满足目前系统闻信息通讯外,还易于今后系统的扩充。总线式设计体现了交换平台的封装性、松散的揭合性和高度的集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