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卷第4期 2010年8H
过程工程学报
The Chinese Jourm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60t钢包浇注过程中汇流旋涡形成机理
葡瑞,颜正国,刘涛,于景坤(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Vol.10 No.4 Aug.2010
摘要:依据相似原理,通过水模拟实验,对某钢厂60t钢包浇注过程中钢水旋涡产生及卷渣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初始液面高度、水口直径、水口偏心率和渣层对产生旋涡临界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生旋涡的临界高度随水口直径增大而增大,随水口偏心率增大而减小,初始液面高度对产生旋涡的临界高度影响不大,渣层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旋涡的产生和发展,但其厚度对旋涡没有明显影响。得到了钢包浇注过程中产生旋涡的临界高度与锅包浇注水口直
径d及水口偏心率g之间的关系式h=65.276+1.427d-76.778g. 关键调:钢包;浇注过程:旋涡:临界高度;水力学模拟
中图分类号:TF775*.6 1前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10)040655-05
水力学模型实验,观察浇注过程中钢包内流体的流动行为及卷渣过程,为钢包旋涡及卷渣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在钢包浇注末期,由于钢水产生旋涡而引起的钢流卷渣不但降低了钢水的纯净度,同时也会对包和水口的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1-4],因此,研究钢包内钢水旋涡的产生过程及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黄哗等3指出,形成旋涡的能量来源有3个,一是
地球自转引起的科氏力,二是流场不均匀性诱发的环流,三是流体流出过程中自身的位能,浇钢过程中,当钢包内的钢液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首先在自由表面产生旋转流动,然后转速逐渐加快、下凹.直至贯通水口,一般将刚产生旋转流动时的液面高度称为临界高度 Koria等通过水模拟实验,进行了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水口直径0.54~8cm、水口偏心率0~0.7的浇注实验; Miloh等[7]对产生旋涡时临近流体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叶树峰等*对不同水口形状、液面高度和渣层厚度进行了水模拟实验,通过刻度尺目测读取旋涡产生的临界高度,得出旋涡的临界高度随水口直径增大而增大、与初始液位无关、是渣层厚度函数的结论.Mazzaferro 等9利用水模拟实验,通过测量水口处的质争流量,研究了初始液面流速和水口偏心率对旋涡的影响,认为具有较大偏心率水口的钢包在浇注过程中不会产生旋涡.
旋涡是流体运动不均匀时产生的一种普题现象,是一种滞流流动,其影响因素很多,本研究以某钢厂60t 钢包为原型,研究初始液面高度、水口直径、水口偏心率及清层对旋涡临界高度的影响,实验采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测量浇注过程中的液面高度,通过信号采集、转换及数据处理,得出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收稿日期:20100629,修回日期:20100809
基金项月:国家白然科学基金资助项日(编号:50904016)
实验原理与方法
2.1实验的理论依据及实验材料
水力学模拟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是相似原理,即满足相似第二定律,钢包浇注过程是钢液在重力作用下从钢包水口流出的过程,可视为粘性不可压缩液体的流动,同时钢液内部的主要作用力为重力、粘性力和惯性力.动力相似则要求模型与原型中流体的Re数和Fr数相等,由于本实验的原型及模型的Re数均处于第二自模化区,因此只要保证模型与原型的Fr数相等即可,即:
“8
A=Lg/Lp
(1)(2)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m/s"),LL,为模型和原型的特征长度(m),umu为模型和原型的特征速度(m/s),入为比例因子
在钢包注过程中,设。和在分别为某一时刻钢包模型与原型的液面高度,通过式(2)还可以得出
hg/h,=Lg/L=
然后验证Fr是否相等,计算过程如下:
因为
Frm=gLw/um
而钢包水口处流体的流速[为
w.=/2gh.,
(3)(4)(5)
作者简介:葡瑞(1981-),男,山东省聊城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充方向为冶金过程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报;于景坤,通讯联系人,Tel:024-83681576
E-mail: jingkunyu@yahoo.com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