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高校信息化建设转型移动互联网

高校信息化建设转型移动互联网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0 16:04:5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高校信息化建设转型移动互联网 教事技术与率用
高校信息化建设转型移动互联网
胡斌
(式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学术论坛
摘要: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化电在高校工作生活中大面积音及。移动互联网凭借其移动性和随时性等使利条件,迅速融入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主观要求使用移动互联网办公生活和学习。本文根据信息化在高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的瓶颈,提出高校信息化转型移动互联网的方案途径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3.1
1信息化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7-0221-01
互联网的大屏幕资源,可以完成过渡的任务。但是高校在移动信息
经过十余年的信息化建设,高校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基本普及了信息化。社会和师生也越来越离不开高校的信息化,社会依赖于高校的信息化手段的信息披露,全面透明的了解高校的招生就业和产学研工作,高校自身的各项教学工作运行也逐渐依赖于信息化手段
以笔者的学校为例,该校各个行政处室和二级学院均有自已的网站页面,进行信息披露和资源上传下载,并通过学校网站统筹窗口链接,层次清晰,业务成熟,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师生工作生活的习惯。此外,为了应付复杂的教学行政事务业务流程,学校还专门对内对外委托开发了行政办公系统认识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等,基至是迎新管理系统和离校管理系统,可以说在学校内的师生目常教学和生活工作绝大部分都实现了计算机处理。更有甚者,有些业务现在已经不接受面对面的人工操作面只接受计算机操作,如学生选课和成绩查询统计等大业务量的工作。
承上,学生选课和成绩查询业务必须要学生自已通过计算机登录教务系统操作,这就需要学生必须要有自已的电脑或者统一前往机房操作,问题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电脑,前往机房操作也难以有序管理大量学生前来选课,特别是这些操作本十分简单,却需要劳师动众动员大量辅导员和机房管理人员协调这种繁重的全校性活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不可想象的。这就给高校提出
了新的转型要求和机遇,建设移动信息化。 2移动互联网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校园网络生活一夜之间使更新换代了。物美价廉的智能手机和平板已经代替电脑,成为大学新生必备的电子设备。智能手机的通讯功能也导致其成为家长给学生购置的必需品,面电脑由于其游戏功能不断被家长和教师所抵制。学生购置计算机已经是顺应潮流的无奈之举,在信息化校园中,如前述的学习生活都依赖于计算机,更不用说计算机也是重要的学习工具。现在的高校,计算机机房数量已经相当庞大,基本能满足师生的教学任务,要室中的电脑更多的扮演者娱乐的角色。经过对该校学生的不完全统计,只有5%以下的学生能保证电脑的学习用途在 50%以上,大部分的电脑主要用来看电影和社交,这些功能的体验天生都不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移动设备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简单安全,所以学生更愿意使用智能手机来看电影和进行社交,主观上,学生也希望校园的日常工作生活能使用手机来完成,面不用购置电脑。也就是说,高校中的互联网生活重需被移动互联网代替。
客观上,高校的互联网资源已经十分完备,智能手机可以兼容收稿日期:2014-07-26
化建设和普及上,已经落后于社会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迅速渗透到餐饮行业和金融行业,在教育领域还在起步阶段。
硬件技术方面,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建设还未大范围启动。高校已经花费了巨资来改善有线网络环境,但仍然难以解决带宽困境。在过渡期,最简单的方式是在有线网络终端添加W证路由器,沿用此前的认证方式有偿使用无线网络。三大运营商话费巨资在校园中架设的收费WFi已经被证明打了水漂,昂费的使用费使得师生都用不起其实,相比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投资要小得多,维护也更加方使。高校已经在尝试在教室和办公楼架设W路由器供师生上网。架设无线网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管者的OS实验室中,已经实现全无线环境,网络是WiFi,电源是电池,机房环境井然有序,不再有电源线和网线的牵锋,面且花费更少,一个企业级无线路由不到千元,代替了同样不便宜的有线路由器和布线开销,成为后续实训室建设的标榜。
软件技术方面,移动ADp也还未大范围开发使用。高校认为工作流仍然要依靠电脑和有线网络,没有意识到要简化工作流,将教学工作转移到移动设备上,特别是对社会和对学生的服务功能。在 AppStore中鲜有高校的App可供下载。以高校现有的科研力量,每个高校都应该有开发ADD的能力,相信在意识到转型后,高校会大面积开发App替代之前的Web页面的服务形式。众多的高校已经有了学生开发和维护的微信公众号,可以看到学生对移动平台的接受程度已经超过了学校,在这方面学生已经成了教师的老师。高校对移
动平台的重视和转型已经刻不容缓。 3转型方案
首先,应覆蓄校园无线网。以现有的有线网络为基础,采购企业
级无线路由作为终端延伸,调研校园覆蓄需求,考虑覆盖无死角,并考虑高密度使用区域,如教学楼和食堂,人员密集情况下的网络连接负荷。现有的企业级路由器一般都能达到50个客户端连接,以增加AP的方式增加负荷承载能力。由于智能手机的应用一般经过优化,网络流量带宽需求比电脑要小,所以在礼堂和食堂中覆盖无线网是可行的,由于高校的一些教学管理系统对安全性有一定要求,所以要沿用有线网络中的认证机制,在服务器中识别客户机,这样在无缝切换AP的时候做到不掉链接。
然后,很重要的是建立校园云平台。与移动互联网同等重要的云计算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与现有的Web2.0框架还是有区别,对高校的数据服务器有更高的要求,这可能是高校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最大的设备投入,为了应付学生海量的随时随地的学科请求,一般
..下转第224页
作者简介:胡斌(1980一),男,汉族,湖北式汉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移动互联网。
上一章: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分析 下一章:宽带互联网电视无法正常上线的问题处理方法

相关文章

移动互联网全景思维 高校版 移动互联网全景思维(高校版)第三版 油田信息化移动互联工作平台建设构想 基于信息化建设的高校绩效考核信息智能提取方案研究 强化信息化建设,推动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装配式钢结构设计与施工 新型现代建筑实例分析 GB/Z 41290-2022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安全审计指南 GB/T 41391-2022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