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应用能源技术
doi:10.3969/j. issn. 1009 3230.2014.11.011
2014年第11期(总第203期)
矿井降温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高志鹦
(准州煤电集团公司三交河煤矿,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随着我国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热害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文中就近些年来国内外矿并降温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总结,指出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矿井降温;矿井热害;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TD350.4
文章编号:1009-3230(2014)11-0038-06
文献标志码:B
MineCoolingTechnologyResearchSituationandProspect
GAO Zhi -peng
(Sanjiaohe Coal Mine of Huozhou Coal Group CompanyLinfen 04100o,Shanx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depth of underground mining,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colliery thermal hazard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mine safety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mine cool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research status are brief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prior art some of the issues and future trends
Key words: Mine cooling; Heat hazard in mine; Research status; Prospect
0引言
目前,世界各主要采煤国家相继进入深部开采,开采深度的逐步增加,地温也随之升高。德国和俄罗斯的一些矿山开采深度已达1400~1500 m;南非卡里顿维尔金矿开采深度达3800m,竖井井底已达地表以下4146m;加拿大超千米的矿井有30座,美国有11座[1]。到2005年,我国煤矿的平均采深达650m左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井下气温急剧升高,成为影响正常和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
造成矿井气温升高的热源很多,就世界范围看,矿井高温热害的主要因素有地热、采掘运机电设备运转时放热,运输中的矿物和研石放热,以及风流下流时自压缩放热等四大热源。就个别矿山
收稿日期:2014-09-15
5修订日期:2014-10-21
作者简介:高志鹏(1985-),男,山西临分,助理工程师,山
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现从事矿煤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万方数据
而言,矿内高温水涌出、强烈氧化等也可能形成该矿高温热害的主要因素[2]。
在高温环境中,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容易失调,从而感到精神恍您、疲劳、周身无力、昏香沉沉,这种精神状态成为事故的原因。在高温矿井中,一般生产率均较低,有的矿山其相对劳动效率仅为 30%~40%[3]。《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机电确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4℃,并且,当上述两工作地点的空气温度超过30℃和34℃时,必须停止作业。
根据国务院最新规定,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因此,矿井降温技术已成为采矿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矿井降温技术研究现状 1
矿井降温技术虽然已有80余年的历史,但迅速发展和较广泛地应用仅是近30年的事。1920 年在巴西的莫劳·约理赫金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