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WCDMA 双载波组网优化方法研究

WCDMA 双载波组网优化方法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0 14:35:4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WCDMA 双载波组网优化方法研究 应用研究
WCDMA双载波组网优化方法研究
张晓霞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
与皮
摘要:通过对移动通信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引入WCDMA双载波技术的日的,并在进一步剖析引入该技术带来的优化问题的基上,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调:WCDMA
双载波优化
中图分类号:TN929.533 1、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1-0076-01
区业务负荷得以在多个载波上进行分担,上下行背录噪声得到有效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扩大,网络容量呈并喷式发展。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WCDMA网络运营商,中国联通通过部署HSPA+,扩容多载波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速度。相比传统通过增加基站等扩容方式面言,多载波组网是最经济、实用、快捷的扩容方式。本文主要
针对双载波组网进行研究,并给出优化建议。 2、WCDMA双载波组网目的
提高网络容量和质量。单载波组网方式下,随着网络用户波区域的FDD1小区的单向邻区关系,以避免复杂环境下的频繁硬切换,减少掉线的风险,数的增加,部分城市网络负载不断增大,小区拥塞逐渐明显,无线资源调配困难,无线系统接通率和掉话率指标开始劣化,大大的影响用户感知。双载波的引入提供更多的无线资源进面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质量。如图1,图2所示,图1、图2分别为实验区单站下开启第二载波后3个小区拥塞率变化情况及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掉话率变化情况。
由图1可知,随着第二载波的开启,增加了网络资源,降低了小区拥塞率,保证了更多用户的接人。由图2可知,网络资源的增加。小
+ d i,
23
28
nadb
+ SiymolC + diympll, Gell iad
图1实验区开启第二载波前后小区拥塞率变化情况
+
A

图2实验区开启第二载波前后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掉话率变化
情况
的抑制,大大的改善了信干比,进而降低了小区由于干扰造成的掉话率,使网络质量得以提高。
3、WCDMA双载波组网优化
在单载波的基础上引人第二载波,在提高单站容量的同时也带来新的优化问题。部署双载波的过程中,是由热点地区覆盖逐渐过渡到点对点全网覆盖,固此由于双载波的非连续覆盖特点,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载波间频繁的切换,容易导致业务性能降低或中断。这种切换复杂性的增加,也加大了邻区关系和切换优化的工作量。因此在规划和优化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原则:
3.1双载波的邻区规划
(1)双载波区域,共站的FDD1和FDD2的同题邻区保持一致,确保软切换无差别(2)基于对双载波站点FDD1和FDD2覆盖基本致的认识,异频邻区只在共站的双载波小区间添加成双向,共站的 FDD1与FDD2的GSM邻区保持一致,以上原则只针对双载波连续覆盖区域场录,特殊场录有特殊设置。
3.2单双载波混合区域的优化要点
双载波网络中存在单双载波混合的区域,主要为如下三种场录:单双载波边界区域场景;单载波区域内混插双载波站点场录,双载波区域内混插单载波站点场录。因边界区场录FDD2小区的信号缺少同频压制效应,覆盖较远,所以该场景的优化遵循以下原则:(1)边界区的邻区规划策略;在单双频边界区城可以将双载波区域的FDD2小区只定义向单载。(2)业务在从双载波区域向单载波区域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通过2D触发切换算法从而切换至单载波区域,确保业务可以持续进行。但因为FDD2的信号覆盖较远,当触发2D 时,有可能已经没有FDD2的FDD1和GSM邻区,从而导致掉话的发生。此时需要适当的加快2D事件的触发门限,在还未拉远的时候让业务尽快的切换至单载波区域进面保证业务的稳定性;而业务在从单载波区域向双载波区域移动则不存在该问愿,使用同频切换可以顺利延续业务121
对于单双载波站点混插的场景,可以采用只加共站异频邻区的方法避免业务异常占用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要尤其关注混插站点的切换策略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希望通过合理的站点规划,来尽量减少这种混播情况给优化工作带来的困难。
4、结语
随着3G网络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大部分地区逐渐开始启用双载波甚至三载波来满足用户需求。双载波的引人提高了网络的容量和质量。本文主要从切换的角度提出双载波组网的规划和优化方法。参考文献
[1]曾柏森.陈晓春.WCDMA多载波部署及优化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 8082.
[2]何建,吴宁泉.苏小文.WCDMA多载波业务均衡策略优化[J].移动通临,2427.
作者简介张晓霞,1988年8月4日,女,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下一代网络技术。
上一章:WCDMA网络规划的策略探讨 下一章:TD-SCDMA系统下行波束赋形技术研究

相关文章

YD/T 2863-2020 LTE WCDMA GSM(GPRS)多模双卡双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基于TCP∕IP参数的WCDMA网络FTP速率提升优化策略研究 YD/T 2865-2019 LTE_TD-SCDMA_WCDMA_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YD/T 3041-2016 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YD/T 3041-2016 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YD/T 2600-2013 TD-LTE LTE FDD TD-SCDMA WCDMA GSM(GPRS)多模双通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YD/T 2873.4-2017 基于载波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要求第4部分∶双载波空中接口物理层 YD/T 2873.4-2017 基于载波的高速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要求 第4部分:双载波空中接口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