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性能试验及应用

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性能试验及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6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2 15:01:0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性能试验及应用 第1期(总第234期) 2018年2月
车用发动机 VEHICLEENGINE
No (Serial No 234)
Feb 2018
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性能试验及应用
叶年业,杨晓,蓝志宝
(上汽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基于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设计了负气门重叠配气策略,并研究了其对汽油压缩着火(GCI)燃烧性能
的影响。通过研究电磁阀输入信号对气门正时的影响,发现气门正时随电磁阀输入信号线性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负气门重叠控制策略。进一步地,在发动机着火状态下,验证气门升程曲线的可重复性,结果表明排气门升程波动比进气门略大,其最大波动幅值为02mm,最大标准差为0056mm,重复性较好,满足使用要求。同时,随着气门开启持续期的减小,气门升程出现小幅降低。在上述基础上,研究了进、排气门正时对GCI燃烧性能的影响,其中排气门关闭时刻对内部EGR率的改变影响较大,对GCI燃烧性能的影响占主导作用。
关键词: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负气门重叠汽油压缩着火 DOI: 10 3969 /j issn 1001-2222 2018 01 005
中图分类号:TK41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2222(2018)01-0026-06
随着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日题的目益突出,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成为内燃机发展的目标。其中,无凸轮轴可变气门机构可以实现气门正时、气升程的连续日要变,是优化发动机性能的有效丰段之一。无凸轮轴可变气门机构主要有电磁驱动、电控气压驱动和电液驱动3种方式:电磁驱动可变气门机构的气门升程曲线接近矩形,气门开启及关闭速度很大,气门落座速度及冲击噪声较大";电控气压驱动可变气门机构的系统体积大,并且气体可压缩性高,难以实现精确控制23]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主要有单向作用活塞“和双向作用活塞“两种驱动液压缸结构型式,其缓冲设计能充分利用液压阻尼,控制方式灵活[6-8]。因此,相比电磁驱动方式,电液驱动具有气广门落座缓冲方式丰富、控制灵活的优点;相比电控气压驱动方式,电液驱动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快、体积小的优点。因此,本研究基于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开展性能试验及应用研究
可变气门机构由于其配气性能的优势,除了在传统发动机上得到应用,还应用于GCI等高效清洁燃烧方式的研究中。MarkSellnau等人采用机械式可变气门机构实现排气门二次开启,研究了中低负荷下GCI燃烧性能。尧命发等人采用电液式可变气门机构实现排气门二次开启,研究了GCI低负荷下的燃烧性能,实现NO排放低于 04g/(kW·h)、炭烟排放低于0.1FSN、指示热效
收稿日期:2017-06-22;修回日期:2018-01-19
率达到40/以上的GCI稳定燃烧,并将低负简极限拓展至015MPao]。王云开通过改变配气正时和升程,设计了5种捕提高温废气参与下一循环燃烧的策略“。其中,负气门重叠配气策略(排气门早关,进气门晚开与排气门二次开启配气策略相比,可以实现更广的内部EGR率调节范围,对混合气的均勾性调节效果更加显著。
本研究在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与发动机匹配的试验平台上,首先确定了气门正时的控制方式;然后在发动机着火条件下,设计了负气门重叠配气策略下进、排气门气门正时变化范围,并对控制参数进行标定;进一步分析了气门升程曲线的可重复性,考察机构的配气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负气门重叠配气策略对GCI燃烧性能的影响。
1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1.1试验装置
1.1.1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
图1示出了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的实物图,主要由高压液源、液压控制单元、气门运动机构及信号采集单元4个部分组成。高压液源包括液压站及签能器:液控制单元为三位四通电磁伐(G761 3004B)及控制单元,通过控制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动作,进而控制气门的运动特性:气门运动机构包括液压缸(YG40/8-8))及气门运动组件,根据液压控制单
作者简介:叶年业(1982—),男,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动机前期研究;Nianye y@sgmweom cn
上一章:基于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研究 下一章: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性能试验

相关文章

柴油机可变气门机构试验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T/JSAS 049-2023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用驱动器 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用KH-A胶黏剂制备及性能 GB/T 34028-2017 发动机气门导杆往复油封及性能试验方法 电液伺服同步驱动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 UG可变轴轮廓铣曲面驱动在复杂曲面加工中的应用 轿车柴油机可变气门系统的潜力 电液伺服机构及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