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研究综述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研究综述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12.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17:54:3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研究综述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研究综述 Research Review on Temperature Control of RCC Gravity Dam
江敏敏蔡新,杨杰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210098)
2016NO.1 综述
摘要:从温度控制角度阐述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特点以及概述其发展历程。总结了从材料角度和施工角度其温控措施措施及方法,探讨其存在的缺陷,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调:碾压混凝土坝;温控研究;材料;温控措施;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V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249(2016)01-0049-04
碾压混凝土坝是不设横缝或者横缝很少的坝,是使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合料、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无塌落度的干硬性贫混凝土。其既具有混凝土坝体积小、强度高、防渗性能好、坝身可澄流等特点,文具有土石项施工程序简单、快速、经济、可使用大型通用机械的优点[1]。文献[2]指出,碾压混凝土坝具有快速施工、节省水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等优越性,是近40年来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混凝土施工新技术(3)。
碾压混凝土坝水泥用量少、粉煤灰掺量高。其绝热温升比常规混凝土少,最高温度常发生于数周乃至数月后,远晚于常规混凝主。且其与常规混凝土比,徐变较小,极限拉伸变形也略低,抵抗能力较差。并且由于其通仓浇筑的特点,基础约束增强,约束范围增大,上下层的约束强,这对坝体防裂不利4。张国新3指出,目前产生裂缝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效应。综上所述,压混凝土坝在材料和施工方法上与常态混凝土项不同,致使其在发热过程、温度变化规律等方面均与常态混凝土坝有所差异,因此,其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及发展基本规律与常态混凝土坝有重大差别。

第一作者:江敏敏(1989~),男,博士研究生,从事大体积混凝土研究工作。Email:;1260609551@q.com
收稿日期:201509-14 方方数据
1压混凝土温控研究的发展
碾压混凝土发展卓期,由于水泥用量大大减少,水
化热温升低,人们曾一一度认为碾压混避土项不存在温控间题,结果在已建成的大坝中儿乎都出现了裂缝间题,特别是劈头缝问题(3)。由于裂缝的存在,国内外专家学者们也开始了大量的研究。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已经从改善配合比的角度来提高混凝土的材料抗裂性能。包括应用减水剂、掺用混合材料、改善自身体积变形、选用膨胀系数小的骨料等。早期主要研究碾压混凝土坝的强度性能和防渗性能,对温度应力关注不多。
1968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wilsonl】最早把限元时间过程分析方法引人混凝土的温度场分析。1973,朱伯芳与宋敬廷17"编写了我国第一个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的有限元程序,应用在三门峡重力坝底孔温度应力分析中。1979年我国开始破压混避土筑项技术研究,自1980年以来,国内部分研究所以及高校展开了碳压混凝土项温度应力的攻关研究,其中包括沙溪口溢流坝、岩滩工程围堰、观音阁、铜街子、普定、龙滩、沙牌拱坝等已建或在建或设计中的碾压混凝土坝进行了温度应力计算[9。通过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1992年,P.K.barrentli0)】把Z.P.Bazant的Smeared Crack开裂模型应用于混凝土坝应力与裂缝分析之中,且编制了三维有限元软件ANA-CAP。1996年, Kawaguchi[!]等考虑到徐变应力场计算远比温度场复
· 49 ·
上一章:新型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材料中的应用 下一章: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墙材

相关文章

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方案优化研究 观音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预留缺口过流温控措施研究 严寒地区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设计——以新疆SETH水利枢纽工程为例 台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场仿真研究 三里坪大坝碾压混凝土温控及分缝研究 天花板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温控技术研究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施工技术发展与工程实例研究 [司志明,秦根泉 编著] 2014年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快速筑坝与温控防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