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探索·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初探
陈吊
(重庆北奔变速器制造有限公司
重庆
400067)
数字技术与应用
摘要:本文分美对数控机床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常见政障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一方面摘还诊断过程,另一方面分析故障原因,最后总结出解决办法。
关键调,数控机床
敏障
分要
中图分类号:TH12
诊断
政障排除
文献标识码:A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生产设备,在许多行业中,数控机床往往是关键岗位的关重设备。其出现故障后若不能及时找到故障的原因和部位,不能迅速使其恢复生产,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便于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故对数控机床故障的部位与性质及成因进行分类,并结合数控机床的自诊断功能采取正确的故障诊断方法,及时排除故障,使生产尽快得到恢复。
按故障发生的部位来分
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故障。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部分:包括机械、液压、润滑、冷却,排屑、防护等装置组成。一般是因为机床使用过程中的老化,密损。或因机械安装,调试及操作使用不当等原因面引起机械传动故障和导轨副率操过大故障。通常会表现为传动噪声大,加工精度差,运行阻力大等现象。
例1:数控成型康西机YK7332在加工过程中Z轴出现异常摄动,断电重启,在JOG方式下移动Z轴依然出现该现象,而且当Z轴停止移动后振动依然继续数控系统无任何报警。分析故障;该机床乙轴采用全闭环控制,实际的位置会由光棚尺来修正。所以怀疑是
收紧Z轴丝杆两端轴承后,通电移动乙轴,握动消除,综合分新该障时由于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乙轴终杆两端的轴承的预紧力不适,面全阅环系统要修正乙轴的实际位置,致使就乙轴坐标开始动作后
方法:1.在CSDB基础上,给定的最小支持度minsup下求序列模式全集SP=(sp,,SP,,*,SP,
2.求每条客户序列所支持的序列模式全集SuppSPij 3.L1=(sP,.SP,**,SP,3
//初始种子集
4.For(k=2,Lk0,k++) do begin
{C,=Candidate(L-) Select C, from SuppSP{If (exc(C,)>minexc)
支相异模式
//C,是从Lx-,中产生的新的候选项//L,为C,中满足最小相异度的k分
L,+=C,-H1,End
5.ERP=U,L,//得出相异关系模式全集领选集生成算法C,=Candidate(L,-)如下:
输入:Lx-分支相异模式集输出:候选序列集C,
(1)连接阶段: Insertinto C
(For(1
b>d>)aM
(SPmSPp--SPqSPn = SPmSPp---SPq o SPp---SPqSPn))
(2)剪枝阶段: If (SPmSPnL2)
DeleteC,//剪镁选模式(根据引理) 5实践结果
我们对给定数据进行挖掘,从而验证相异关系模式挖据理论的完备性和有效性。给定CSDB:(1)(2)<(a,d) c(b,c)bc>(3)<(e,f)(b,e,g)c(a, f)>(4)<(a,c)c(a,d)>(5)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8-0163-02 就在很小的一个范围了来回振动造成该故障。
例2:~台JCS-018立式加工中心在加工过程中Z轴突然出现异常的振动声,终止加工程序,断电重启,然后JOG方式下移动Z轴依然出现该现象。该机床乙轴是半闭环控制,将伺服电机与丝杆脱开,通电移动乙轴,仍然有振动。由此可以判断报动与该机床的机械结构无关。更换乙轴伺服驱动器,振动依然,由此诊断为伺服电机故障,更换何服电机后,异常报动声消失,故障排除。
电气控制柜、数控系统故障,电气故障则分为弱电故障和强电故障。强电故障则包括接触器、熔断器、开关,电源变压器、部分行程开关等元器件,以及由其所组成的电路发生的故障这些电气元件可能因为使用的寿命,环境等条件引起自身的性能下降造成的故障。比如交流接触器使用时间久造成某组触点不能完全接通而造成的输人电压缺相而导效的电机发热故障,这类故障在数控机床中发生的几率较高,特别是使用了一定年限的数控机床中十分常见,应特别引起重规。
例1:瑞士AZA砂轮蜗杆磨齿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砂轮电机运行一分钟左右其热保护开关就会自动断开,根据此现象分析应该是砂轮电机缺相运行所致。将连接砂轮电机的动力线脱开,测量电机定子绕组三相平衡且未出现断路。然后检查控制该砂轮电机的交流接触器,通电后发现该接触器下端头有两相电压只有140V。该故障是交流接触器老化而造成的电机缺相运行,更换接触器后故
首先,进行序列模式挖播,令最小支持度minsup=40%,得到序列模式集SP。
接着,进行相异序列模式的挖据,由于本次挖据的客户序列数猪库的客户序列总数为5,所以这里我们分别挖播最小相异度为 mindis=55%,mindis=75%和mindis二95%时的相异序列模式,下图1 表示相异关系模式的挖播结果。
相异关系模式的各分支模式数部是随差最小相异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分支数随着最小相异度的增加而减少,另外,总模式的个数随着最小相异度的增加而减少。此实验验证了本文所述的相异关系模式基本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6结语
本文主要描述了基于序列间相对关系的相异关系模式挖握,达是在序列模式挖摄基础上的进一步理论研究。主要介绍了相异关系模式的定义、性质、相关的挖据算法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这些工作都为选一步的序列模式挖据的研究莫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JiaweiHan,范明?等.数据挖据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1,
[2] Srikant Ramakrishnan, Agrawal Rakesh. Mining sequential patterms: Generalizations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mational on Extending Database TechnoERPs.
[3]刘立军,截杰,梅红岩.GSP与PrefixSpan算法的比较与分析[1],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年第26卷第5期。
数字技术与应用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