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执本与率用
IT技术融合到电气工程及
自动化专业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孟海涛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学术论坛
摘要: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8)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后期开设课程及实践环节的部分内客,相对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显得陈旧和过时。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对专业课程体系、实验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关键词IT技术专业课融合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7-0213-0)
在高校开设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其目的是为培养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工程师。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电气及控制、电力控制、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等知识培养能够从事电气系统的设计、制造、研发、测试和分析工作,进行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管理及生产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高校开设,在90 年代中后期课程的设置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特色,具备了完备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实验教学、
教材体系设计、教学手段及方法上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 1IT技术融合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中的改革
在制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时,由于部分类别的课程所设置的口径过于狭窄,于是在课程设计时将课程内客陈旧的部分进行了合并和更新,增加了许多新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如电子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特别是加人了“现场总线技术“网络化测量技术”“智能测控技术"等课程,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课程,在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与信息技术相照合的课程对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面言,可有效的拓宽就业领域。由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课程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结合较好,很多建筑设计单位特别是承接了智能化住宅建筑项目的单位非常欢迎此专业的毕业生。这些改革后的课程已放到在校大学生“教学计划"的课程教学体系中。建立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基础上的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在融入IT技术后,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核心课程属于同一范畴内。
2IT技术融合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配套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所研究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技术研究的学科结构中已经包涵了电气工程领域、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内通也越来越广泛,强电和弱电及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系统,要求学生在电气工程、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有较高的能力。电气工程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要提高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技术掌握的能力,以提高实际工作中的运行质量,提高操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在教学中强,弱电教学的融合是电气工程专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较早,在缺少成熟案例、经验欠缺的情况下,根据目前国内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的标准,规划设计了实验室,并进行了建设,由学校外部的专家组对学校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下组建了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构建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框架,基于信息技术建立和更新了相关的实验课程,因此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极高,学生在实验室实验学习的效果良好。
3精品课程建设及应用
3.1精品课程建设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要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如开设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在信息传输网络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加人智能大厦智能化技术、建筑设备自动控制技术、PDS布线技术、信息传输网络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互联网建设技术等,加大建筑中的安全技术的应用、智能建筑消防技术的应用等。在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基础上,展开教学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在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以自主创新为指导思想,鼓励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对于智能化技术,门禁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的学习探索与实验,加强网络监控系统、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等安全系统的学习,研究智能抄表系统的应用,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多加理解,进行各种软件应用的实验。通过多方位的实习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目前已进行了开放型、自主型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加强实践教学,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室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理解,通过IT技术可实现网上学习,网上提问答疑等工作。
3.2精品课程应用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许多实验课采用了开放型,自主型的教学方式。在课程设计时方便与实验室系统平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实验时进行实践操作,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采用优秀的课件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兴题,激发学生学习交互式的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课程学习难度降低,增大了学习的信息
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结语
采用IT技术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融合的教学体系,在高校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时代,要让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课程设置,在基于组件技术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顺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提高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的要求,学生除应具备较强的基本理论外,还要具备非常完备的专业知识,并需要密切联系实际,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样的人才能满足社会的需
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参考文献
[1]唐迅.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18
[2]张雷,吴娜.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现状及其晨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30-32.
作者简介:盂海涛(1977-),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