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钢筋混凝土缺陷危害评估方法与顶升挤浆修复技术

钢筋混凝土缺陷危害评估方法与顶升挤浆修复技术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0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0 15:25:5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钢筋混凝土缺陷危害评估方法与顶升挤浆修复技术 2015年9月下第44卷第18期
DOI:10. 7672/sgjs2015180013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钢筋混凝土缺陷危害评估方法与顶升挤浆修复技术
李鲁源,侯菊平,赵江民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山西太原043003)
[摘要]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一2011相关条款,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修复混凝土缺陷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过程。修复缺陷之前,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评估混凝土缺陷的危害性,使用显微镜细观观测数据可以准确判断界面的黏结性能,为制定技术可靠、成本合理的修复技术方案莫定基础,列举工程实例和检测数
据,论述了混凝土梁缺陷的危害评估与修复全过程。【关键词】混凝土;声波检测;缺陷;顶升;修复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2-8498(2015)18-0013-03
HazardAssessmentMethodofReinforcedConcreteDefectsand
Lift-up Crowded Pulp Repair Technology
Li Luyuan,Hou Juping,Zhao Jiangmin
( Technical Branch of Shanxi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id. , Taiyuan,Shanxi 043003,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relevant clause of the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GB50666—2011, repairing the concrete defects us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thods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for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The appropriate test method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harmfulness of concrete defects , and using the microscope observation data to judge the interface bonding performance accurately. It is a basement for making the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repair scheme, and a example is given and detection data are obtained. The defects of concrete beams damage assessment and repair process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concrete;acoustic detection ; defects; lift-up; repairing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缺陷是广大
1裂缝及其界面的现状细观分析
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正确面对的同题,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用正确的方法评估这些质量缺陷的危害性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可以极大地节省施工资源和资金。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一2011中,对裂缝、露筋、夹渣、疏松、外表缺陷有明确的修整要求。对具有缺陷混凝土构件或部位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十分重要,检测数据应当客观准确地反映缺陷的危害程度,并尽可能地复原施工时的工艺与材料细节,以便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合理修复加固方案。现行规范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广大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和探索新的检测方法和更加合理的修补方案。
【作者简介】李鲁源,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E-mail:532815154@.00
【收稿日期]2015-01-15
13
在结构实体有裂缝部位钻取直径≥10mm的混凝土样品,在实验室内对样品进行形状加工、表面抛光(必要时进行特殊浸蚀处理)后,使用高性能显微镜对样品进行显微观测,可以观测到肉眼不可见范围内的裂缝结构及其界面的细节,经过细观分析可以判断缺陷界面的老化程度、颗粒之间的凝胶黏结状态、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内未水化颗粒的数量和种类(水泥熟料、矿粉、粉煤灰),这对决定修补时采用何种材料有参考价值,有利于保证修补后新旧界面之间的黏结强度。
细观分析的主要过程是按照水泥岩性检验的面积法,得出其中的未水化水泥熟料颗粒的含量。其他成分对硬化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小,例如矿粉、粉煤灰掺和料含量,可采用目测法。
图1是样品抛光后裂缝口的细观结构,可以清晰地看到水泥熟料颗粒大小与矿粉颗粒及其硅酸
上一章:抗剪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 下一章:幼龄期负温对预应力箱梁保护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关文章

负压辅助注胶修复混凝土内部缺陷技术 锈蚀钢筋混凝土柱承载力评估与加固修复研究 DL/T 5251-2010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缺陷检测和评估技术规程 SN/T 4837-2017 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危害等级评估方法基于产品不合格项的危害等级评估 SN/T 4837-2017 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危害等级评估方法 基于产品不合格项的危害等级评估 铸件缺陷及修复技术 钢筋混凝土框架整体顶升技术 T/CAOE 76-2024 海藻场生态修复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