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部分黏结方法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性能影响研究

部分黏结方法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性能影响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2 10:45:4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部分黏结方法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性能影响研究 2016年11月上第45卷第21期
D0I:10.7672/sgjs2016210019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部分黏结方法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性能影响研究
王永泉,张军2,景剑3,陈天骄
(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98;2.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通226100;
3.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研究部分黏结化学植筋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承载力的影响,通过试验验证了部分黏结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了研究部分黏结化学植筋黏结长度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承载力的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建模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确定了合理的部分黏结的错固深度和非黏结区域长度,从而提出了较为可
行、适用且具有足够安全系数的低强度混凝土部分黏结植筋构造。【关键词】混凝土;低强度;化学植筋;试验;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98(2016)21-0019-03
TheInfluenceStudy ofPartialBondMethod onLowStrengthConcrete
AnchoragePerformance
Wang Yongquan', Zhang Jun’, Jing Jian', Chen Tianjiao
(1. Gollege of Water Conser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Hohai U/nit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8, China;
2. Jiengsu Zhongnan Archiectuere Indastry Group Co. , Lid. , Nantong, Jiangsr226100, China
3. College of Ciz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Hohaz Unieersity, Nanjing, Jiangsu210098, China) )
Abstract : The influence of partial bond anchorage on low strength concrete bearing capacity is studied, which verifies its fea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ANSYS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simulation and test results, which assured the reasonable anchorage depth for partial bond and non bond area length. Meanwhi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and applicable bonding anchorage structure which has enough safety coefficient of low strength concrete.
Key words: concrete; low strength; chemically-planted steel bar; test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0引言
植筋技术是加固改造工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文献调研发现,国内外关于植筋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是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基材上进行的,而基于低强度混凝土基材植筋的研究至今基本上是一个空白。
习会峰等1]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低强度混凝土中植筋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了不同荷载下基材和受拉钢筋应力分布的规律,得到了钢筋的荷载-应力曲线和荷载-滑移曲线,求出了3 种常用钢筋的极限承载力。高天宝等[2]通过在强度等级为C15~C40的混凝土基体上植入不同深度、不同直径的钢筋,测得了大量试验数据,分析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908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0836)
[作者简介]王永泉,副教授,E-mail:wyq_hhu@ hu.edu.cn【收稿日期]2016-07-04
万方数据
19
混凝土强度、钢筋锚固深度对植筋承载力的影响,并推导出无机植筋的有效锚固深度计算公式。
目前,针对低强度混凝土中黏结方式对植筋承
载力影响的研究较为少见。化学植黏结方式可分为完全黏结和部分黏结。完全黏结是指植筋界面沿整个镭固深度都充满植筋胶,部分黏结是指在化学植筋项部存在一定长度的非黏结区,如图1 所示。
完全黏结的混凝土植筋系统破坏形态往往表现为混合破坏模式,以及混凝土小锥体与股混界面黏结复合破坏。基于界面黏结应力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可知,界面黏结应力并非沿锚固深度均勾分布,而是沿锚固深度呈指数型减小[3]。完全黏结植筋系统在拉拨力较小时即会发生混凝土小锥体破坏,导致连接节点承载力下降或黏结失效。而部分黏结则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小锥体破坏。
RonaldA.Cook等[4]进行了强度为34MPa混凝土化学植筋拉拨试验,其中包括144个完全黏结约
上一章:后浇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混凝土节点有限元分析 下一章:混凝土仿古建筑设计与施工

相关文章

搅拌顺序对低强度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石粉对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低强度混凝土化学植筋有效锚固长度研究 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因素 纤维格栅对新/旧水泥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 硫酸盐溶液对CFRP-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中卵石与浆体间界面黏结强度试验研究 荷载与冻融循环对CFRP-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