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5月下第42卷第10期
DO1:10.7672/sgjs2013100001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CY
应用高强混凝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缪昌文,刘建忠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摘要】高强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负荷能力大、资源和能源消耗少以及耐久性优异等特点,在国内外众多工程中得到应用。然面,高强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黏度大、体积稳定性差以及脆性大等间题。从高强混凝土特点
出发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分析间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关键影响因索,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关键调】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黏度;收缩;水化温升;脆性
【中图分类号】TU52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98(2013)10-0001-05
IssuesforAttentionDuringthe Application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Miao Changwen, Liu Jianzhong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east Uaiversity, Nanjing,Jiangsu211189,Ching)
Abstract: High strength concrete is widely used in many domestic and oversea projects due to its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trength,high load bearing capacity, low energy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good durability, etc. However, the defects of large viscosity, bad volume stability, high brittleness still exi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and combining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th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key influence factors.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defect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concrete; highstrength
hconcrete;viscosity; shrinkage; temperature
erising
by
hydration; brittleness
高强混囊土具有强度高、负荷能力大、资源和
能源消耗少以及耐久性优异等特点,能满足高层建筑及大跨、重载的土木工程要求,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在国内外众多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美国、挪威、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等国开展高强混凝土研究与应用较早,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高层建筑、公路、铁路等工程中广泛使用C50以上高强混凝土。我国高强混薄土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曾于 1987,1990年先后在柳州、福州召开了两次非正式的高强混凝土技术会议,于1991年8月正式成立了高强混凝土委员会,促进了这一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在高强混避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峻工于1988年的沈阳辽宁工业技术交流馆是国内较早应用现浇高强混凝土的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9CB623205)
【作奢简介】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E-mail;ljz@cnjsjk,en
【收稿日期】2013-02-05 万方数据
层建筑。随后在1990年北京新世纪饭店工程中再次采用了C60高强混凝土,使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在我国进人新阶段。此后,在广东、上海、南京、天津等地都出现了高强混凝土高层建筑,如广州西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深圳京基100中心广场等。
随着高强混凝土的逐步推广应用,高强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间题也日益突出。由于高强混凝土水胶比低,导致了混凝土黏度大,施工较为困难,目前现浇的高强混凝土等级普遍为C60 C80,更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一般为预制构件。不仅如此,由于低水胶比和高胶凝材料用量,高强混凝土收缩变形大、水化温升高等问题也较突出,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除此之外,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脆性大的间题也逐渐凸显。
1新拌混凝土黏度大,施工困难 1.1高强混凝土黏度大成因
目前对于高强混土黏度大的认识仅局限于表象,对其黏度大的本质尚无详细报道。依据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