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9.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0 16:40:5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 2010年4月
第4期
第39卷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TECHNOLOGY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
陈金平
(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基于混凝土碳化机理,就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的变化、激发剂的引人和长期养护等方面,研究了大渗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碳化深度。并结合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特点,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一些参考性结论。
【关键词】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碳化机理;碳化深度;抗压强度
[中图分类号】TU52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98(2010)04-0087-03
Research on CarbonationResistance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ContainingLargeAmountofFlyAsh
Chen Jinping
( College of Transpont & Storage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Unit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Shandong26655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rete carbonation mechanism, the effects of content of fly ash, water-binder ratio, compound activator and long-term maintenance on the carbonation depth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are investigated.Experiment result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compressive strength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with large amount of fly ash, and some valuable conclusions are gained.
Key words: fly ash;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carbonation mechanism; carbonation depth; compressive strength
目前,关于粉煤灰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在学术界争议频多,有些试验结论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对工程实践中大量使用粉煤灰有很大影响。通常认为,由于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消耗大量Ca(OH),,会造成水泥浆体碱储备大量降低,特别在早期的渗透性较大,因此粉煤灰混凝土,特别是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碳化速度非常快。本文就粉煤灰掺量、大掺量下水胶比的变化、激发剂的引人和长期养护等方面,根据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发展的特点,研究不同养护龄期混
凝土碳化程度。 1试验用原材料
试验用原材料:①水泥P.042.5级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为50.8MPa。②粉煤灰Ⅱ级干排粉煤灰,并经机械磨细处理,经测定其比表面积550m/kg,需水量比98%,密度2.30g/cm。③砂河砂,细度模数2.8,含泥量小于0.5%,属IⅡI区中砂。4碎石

续级配,粒径5~20mm。③激发剂自行配制。 2高性能混凝土碳化性能
2.1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万方数据
87
本文按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
方法》GBJ82-85,进行人工快速碳化。为了研究粉煤灰掺量对混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从10%增长到60%,其配合比和部分试验结果如表 1所示。对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采用养护28d和 60d后进行快速碳化试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当粉煤灰掺量为10%和20%时,粉煤灰混凝土的碳化深度与基准混凝土很接近,几乎无碳化。粉煤灰掺量为30%时,其碳化深度也比较小,养护28d、快速碳化60d时,碳化深度只有3.9mm。当混凝土中粉煤灰接量为40%~60%时,粉煤灰混菱土的碳化速率加快,养护28d、快速碳化28d的碳化深度分别为8.6、9.8mm和14.4mm;养护60d、快速碳化 28d,粉煤灰掺量为40%~60%的混凝土,其碳化深度分别达到6.9、9.5mm和12.0mm。由此可知,养护龄
【收稿日期】2009-10-08
[作者简介】陈金平,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适师,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建季院266555,电话:(0546)8398971,E mail;chenjinping2001 sina.com
上一章:两种新型组合梁约束混凝土柱节点构造及应用 下一章:混凝土梁中BFRP螺旋箍筋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相关文章

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评估分析 大掺量粉煤灰和矿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能研究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研究 大掺量粉煤灰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寒旱区水利工程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试验研究 高流动性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