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氮磷钾胁迫下不同D基因组人工合成小麦生长和养分积累差异

氮磷钾胁迫下不同D基因组人工合成小麦生长和养分积累差异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24.9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7:09:4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氮磷钾胁迫下不同D基因组人工合成小麦生长和养分积累差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5):1123-1131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doi:10.11674/zwyf.2015.0504 http://www.plantnutrifert.org
氮磷钾胁迫下不同D基因组人工合成小麦
生长和养分积累差异
杨玉敏"3,杨武云23,万洪深23,张冀,李俊23,雷建容,王琴2.3
阳路芳1,田丽,张庆玉1,3*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
3农业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目的】人工合成小麦具有很多优良性状,是现代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本研究以具有相同AB基固组、不同D基因组的人工合成小麦材料Syn79(S79)和Syn80(S80)为供试材料,研究在氮磷钟胁迫下其生长、养分积累、养分分配和利用,差异,为小麦抗逆性基因定位和抗逆性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裁试验,以施用N0.20、P,0,0.15和K,00.15g/kg土为正常氮磷钾水平,以不施氮磷钾作为胁迫,设立4个处理:NPK(CK)、 N。PK、NP。K、NPK。。小麦整个生育期每隔1个月调查1次株高和分粟,成熟期,将小麦分根、茎叶、颖壳(穗)和子粒4个部分整理样品,收集株高、有效分巢数、根长、穗长、根重、茎叶重、穗重、籽粒重、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结实率。【结果]D基因组来源不同的人工合成小麦S79和S80在氮磷钾胁迫下生长、养分积累、分配和利用方面差异很大。从生长角度看,S80对氮磷胁迫敏感性低于S79,其在氮磷胁迫下长势优于S79,主要表现为株高、有效分巢、分成穗率、单株茎叶、颖壳和籽粒重等农艺性状显著好于S79。S80在氮磷钾胁迫下株高、根长和 6866 茎叶重、颖壳重和籽粒重均高于S80。从养分积累、分配和利用看,S79在氮钾胁迫下单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高于 S80,但S80在氮钾胁迫下的氮磷钾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均高于S79;磷胁迫下,S80单株、单株茎叶和单株额壳中氮磷钾养分积累高于S79,但其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低于S79。S80在氮磷脉迫下籽粒中养分分配率较高,S79在钟胁迫下籽粒中养分分配较好。【结论]S79和S80在不同养分胁迫下生长、养分积累、分配和利用产生差异。S80耐低氮低麟,S79耐低钾;S80在氮钾胁迫下对氮磷钾养分利用较高,S79在磷胁迫下对氮磷钾养分利用较高。S80在养分胁迫下通过增加根长扩大养分供给范围,增加养分供给量,满足作物生长,加快养分向穗部转运,降低对籽粒产量影响。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氮磷钾胁迫;生长;养分积累;养分利用
中图分类号:S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05X(2015)05-1123-09
Differenceingrowthandnutrientaccumulationof syntheticwheatwith differentD genomeundernitrogen,phosphorus andpotassium stresses
YANG Yu-min'.3 , YANG Wu-yun2-3 , WAN Hong-shen2-3, ZHANG Ji', LI Jun2.3 , LEI Jian-rong',
WANG Qin2-3, YANG Lu-fang', TIAN Li', ZHANG Qing-yu*.3-
(I Soil and Fertilizer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engdu 610066, China :
2 Grop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engdu 610066,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Wheat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uement on Southaestern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engdu 610066, China)
收稿日期:2014-06-04
接受日期:201410-13
网络出版日期:2015-06-04
基金项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2-41);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项目(2011JYGC09-24);四川省财政育种论文基金项目
(2012LWJJ-005);四川省财政育种论文基金项目(2013LWJ-007)。
作者简介:杨玉缴(1981一),女,湖北荆门人,硕士,助研,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E-mail:yangym12@163.com
*通信作者E-mail;zhangqingyu202@ sina.com
上一章:贵州乌蒙烟区不同海拔烤烟碳氮代谢的差异 下一章: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产量与氮素利用最佳水氮配置

相关文章

不同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积累、分配与转移的差异 不同水分条件下先锋植物博落回对氮磷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低钾胁迫下不同低钾耐性大豆光合特性及保护性酶的差异 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不同磷水平下小麦B染色体双端体植株干物质积累和磷效率特征研究 不同氮形态对镉胁迫下小白菜生长及镉含量的影响 直播和移栽冬油菜生长和产量形成对氮磷钾肥的响应差异 不同覆盖措施下旱地冬小麦的氮磷钾需求及其生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