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Testing
电器产品的爬电距离和
电气间隙路径绘制 O文/张锐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电器产品中一项重要的安全检测项目。爬电距离是两导电部件沿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是两相邻导电部件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最小爬电距离的要求与两导电部件间的电压,绝缘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指数、电器所处环境的污染等级有关。对最小爬电距离做出限制,是为了防止在两导电体之间,通过绝缘材料表面可能出现的污染物出现爬电现象。爬电距离在运用中,所要安装的带电两导体之间的最短绝缘距离要大于允许的最小爬电距离。在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应考虑额定电压、污染状况、绝缘材料、表面形状、位置方向、承受电压时间长短等多种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
2010年,由CNAS能力验证项目提供方中国家电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编号为CHEARI-PT002的比对试验,目的是为了考核参加该项目的检测实验室的技术能力,是否能正确应用IEC60664-1标准条款以及相关CTL决议的内容,进行正
>《讲势数撸1103
确的爬电距离的分析和测量。IEC 60664-1标准是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测量的基本要求,在IECEE CB体系的若干电子产品安全标准中均加以采用,如IEC60950(GB 4943),IEC 60065(GB8898) IEC61010(GB9706),1EC 60745-1(GB3883.1),IEC61558 1(GB19212.1)等标准。
本次报名参加CHEARI-PT002 能力验证计划的实验室共83家。根据上报结果显示,其中66家实验室获得满意结果,17家实验室为不满意结果。
在PT002题目中,需对面板上的导电图形T1和T2之间,T2和T3 之问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进行分析和绘制,见图1。
图1CHEARI-PT002能力验证样件图
编辑/徐航
题目描述:图1网格线区域代表样件面板,样件网格尺寸为1mm x1mm。设定样件污染等级为2(正常情况),灰色柱形轨迹线代表样件面板上的带电部分,纯白色区域代表镂空部分。针对这个题目的解答,大多数测试实验室给出了满意的测量结果,但是在分析爬电距离的路径时,仍有实验室做出了完全不正确的路径分析。
该题目主要是考核实验室在分析测量爬电距离时需要掌握的80 角规则(沟槽桥接规则),以及正确选择短接尺寸的数值。当样品中的楔状沟槽的顶角小于80°,根据 DSHNO:590号CTL决议单的要求,此时测量涉及该沟槽的爬电距离时应当应用桥接规则,用短接尺寸“X”进行桥接。“X”的值根据测试样品所处环境的污染等级的不同,以及所要求的电气间隙值的情况,有不同的取值:0.25mm, 1.0mm,1.5mm;或1/3电气间隙值和相应取值的较小者,题目设定的污染等级为2,即选用1.0mm。
在参与者提交的比对实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