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郝丽娟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的体会 O文/王志宏
2011年初,CCIC山东公司对山东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成功实施了能源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这是国内首张铜行业能源管理体系证书,也是山东省首张有色行业能源管理体系证书。
作为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组成员,本人对试点期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有许多感慨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证受理前的评审是实施审核的基础和前提
国家针对十大耗能行业均制定了能源消耗的准入标准,规定了能耗准入指标,汰工艺、设备目录,因此,认证合同洽谈前应对拟认证行业的能耗指标进行摸底,确认其守法性。建议最好进行初次拜访,对企业用能情况进行初始评审。只有详细掌握了企业的能耗情况和能源管理现状,才能为成功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认证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能源管理体系审核
员,认证实施前对认证材料的谭审,相关知识和资料的收集以及
万方数据
审核策划工作十分重要。由于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直接关注重点是企业的用能管理,因此企业的主要工艺、能源的结构以及主要的用能设备和用能方式,审核员都必须了解。另外,详细收集国家关于相关产业的能源指标和法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施祥光铜业公司审核前,审核组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了解了其闪速吹炼的先进工艺、主要使用天然气和电能的用能结构,以及闪速炉、精练炉等主要用能设备,收集了铜行业冶炼的相关法规。
三、关注体系运行中管理节能有些审核员甚至审核机构在能
源管理体系审核中将审核重点放在了企业节能技术的使用和工艺是否先进等方面,认为只要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能耗指标符合国家要求,就可以通过认证。这是不妥的,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样,不仅关注节能技术的应用,更关注管理上的节能。审核员应关注能源的管理带来的节能空间,包括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如防止能源泄漏、
Focus,关注
节约能源等)、能源采购过程中的管理(如供方的管理、能源的质量等)、能源的计量管理等,真正从体系管理的角度上,全面评价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提出企业管理上的节能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四、减少监督审核的频次
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期间的实施规则,监督审核为一年四次,每季度一次。笔者认为,频次过于繁,是否可以采用一年两次监督,因为从现场审核来看,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刚刚推行,其各项能源计量和能源管理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够完善,因此一个季度监督一次,势必给企业造成一定的不便。另外,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并不是几天或几个月就能体现出来的,尤其是能耗指标,其计量和核算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每季度监一次,并不能从每次监督审核中明显的发现企业能源管理绩效的改善和能耗的降低。另外当地政府每年也就进行一次能源监察。因此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监督比较适宜。严
《认证技术》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