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沿|Front
水足迹发展现状及应用 O文/王吉谭
1993年,英国学者TonyAllan
提出用于计算食品和消费品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实际用水量的虚拟水的概念。2002年,荷兰特文特大学ArjenHoekstra教授提出水足迹概念,用以详细考察个人、企业和国家的水消耗量。本文通过其定义、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等进行阐述,从而简单介绍水足迹评价。
一、定义
1.虚拟水(Virtual water)
虚拟水是指食品和消费品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用水量。
2.水足迹(Water footprint)
生产物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
注:水足遂可分直接水足述和间接水足速。
3.国家水足迹(Nationalwater fooiprint)
生产该地区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所需要的间接与直接水资源总量。
4.蓝色水(Bluewater)
蓝色水是指地表水、地下水。 5.绿色水(Greenwater)
绿色水是指雨水。 6.灰水(Grey water)
灰水是指生产或生活用水中污
染较强可再次利用的水。 144数摄证技术》2012·09
二、水足迹发展现状 1.水足迹发展历程
水足迹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英国学者
TonyAllan提出用于计算食品和消费品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实际用水量的虚拟水的概念。
第二阶段,2002年荷兰特文特大学ArjenHoekstra教授提出水足迹概念,用以详细考察个人、企业和国家的水消耗量。
第三阶段,2002年以“虚拟水”(VirtualWater)为主题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在荷兰召开。
第四阶段,2008年TonyAllan 接受了由瑞典女王储维多利亚发的“斯德哥尔摩水奖”证书。斯德哥尔摩水奖评选委员会评价称,TonyAllan提出的“虚拟水”(VirtualWater)概念对全球贸易政策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水资源稀缺地区尤其如此。
第五阶段,为进一步发展和传播水足迹概念,水足迹网络(WaterFootprintNetwork, WFN)于2008年10月16日诞生。水足迹网络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荷兰特文特大学(Universityof Twente)、水中性基金会(Waten NeutralFoundation),世界可
编辑/徐航
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on Sustainalbe Development)、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Finance Corporation,IFC)及荷兰水合作协会(NetherlandsWater Partnership)共同建立了“水足迹网络”,该网络汇集了来自各方面的合作伙伴: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各国政府以及联合国相关部门。该网络对水资源管理所有利益相关的合作伙伴是开放的,相关研究进展、标准、评价方法等均可从该网络获取。
第六阶段,欧洲水伙伴组织(EUROPWaterPartnership)在欧洲议会中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Aquareness)计划,这项计划也使用了水足迹的方法,并制定方案以提高用水时公众和专家的认识。
第七阶段,WWF(全球保护组织)、IHE(水教育研究所)、水中性基金会、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集团的一部分)和荷兰水伙伴组织(NWP)进行合作。
2.水足迹网络(WFN)
水足迹网络的使用是通过采取以下方式促进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公平和有效的利用。
针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直接与间接的水利用,提出一种明确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