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2卷第7期 2016年7月
·水文水资源·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GANSU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TECHNOLOGY
Vol.52,No.7 Jul.,2016
引调水工程运行阶段受水区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初探
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引黄济临供水工程为例
陈辉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以甘肃省临夏围族自治州引黄济临供水工程为例,对工程运行阶段受水区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进行分析,为同类工程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预测结果分析表明引调水工程应以"三先三后"为指导原则,落实相关规划的水污染控制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引调水工程运行造成的受水区污物的增加量,改善受水区地表水水质。
关键词:引黄济临工程;受水区;地表水环境;水污染
中图分类号:TV67;X8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0144(2016)07-008-04
长距离的引调水工程是为满足供水、灌溉、生态需水等要求兴建的跨水系、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将水源引向相对匮乏、供需矛盾相对突出的地区。引调水工程将增加受水区供水量,引起的排污量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对受水区河流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分析工程运行阶段对受水区地表水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尤为重要。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的黄河上游,处于甘肃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所辖各市、县均为国家扶贫重点县。临夏市作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社会文化中心,其供水水源主要为大夏河,多年来历经多次变迁,大夏河水质的每况愈下。引黄济临供水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临夏市及临夏县北源区的城乡居民生活、工业及养殖业用水问题,是临夏州“十二五"期间重点启动实施的水利扶贫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水源短缺对临夏市及临夏县北塬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保障城乡饮水安全,促进工业及养殖业发展,对临夏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
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工程概况
临夏引黄济临供水工程拟从刘家峡水库引水 4970万m/年,其供水范围包括临夏市及临夏县北
塬区高程2055m以下的区域,共涉及10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0个乡(镇)包括临夏市辖4镇袍罕、南龙、城郊、折桥,临夏县北塬区6乡(镇)一一北埗乡、土桥镇、先锋乡、安家坡乡、桥寺乡、河西乡;1个经济开发区即临夏经济开发区。工程供水保证率为95%,以2010年为基准年,2025年为设计水平年。
引黄济临工程供水总人口54.14万人,牲畜总量58.30万头/只,工业增加值24.35亿元。间接供水范围包括临夏经济开发区和临夏县南片区,供水总人口3.01万人,乡镇人口0.33万人,农村人口 2.68万人,大小牲畜18.15万头/只,工业增加值 52.18亿元。
取水枢纽布设于刘家峡水库莲花码头东侧约 500m处,采用岸边引水式取水方式;原水经一级和二级泵站加压后提升至高位出水池,然后通过重力流输水至折桥镇冯家台,输水干管在折桥镇冯家台村分为两支,一分干管通向工程新建的新庄净水厂,经净化后通过北塬一级加压泵站提升至临夏县北塬区,接人北塬区已建的安家坡、先锋配水干管,再经北塬二级配水加压泵站提升至桥寺和江川配水干管:二分干接人临夏市现有的肖家净水厂,经净化处理后接入城市供水管网。项目供水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收稿日期:2016-06-29
作者简介:陈辉(1981-)女,甘肃天水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开发建设项日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E=mail:83972982@qq.com。
:8.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