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石油污染沉积物的原位生物强化修复实验研究

石油污染沉积物的原位生物强化修复实验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70.1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15 15:44:5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石油污染沉积物的原位生物强化修复实验研究 转源南环境 CN35-7272/TK
能源技术
石油污染沉积物的原位生物强化修复实验研究
徐文陈竹云王国柱
樊鹏军徐礼萍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
要为了研究不同强化方法(眼气损择、添加管养物质、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污染况积物原位生物修复的处理摘要
效果,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备件下经不同处理后的石油污染况积物中石油烃含量及微生物数量进行了速续别定。对研究效果进行分新,提出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制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原位生物强化修复方法。
关键词石油污染
原位生物强化修复跟气生物表面活性剂
沉积物
中图分类号;X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1)050364
以陕西延安地区延河流域和甘肃庆阳地区环江流城为代表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石油资源的开发,造成了大面积的石油污染,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自然环境更加恶化。大量研究表明:石油污染将干扰被污染区域生物的正常生理生化活动,破坏化学信息联系,使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损害,污染严重的区域,会造成一些抗性弱的种类灭亡,其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10a以上]。
王瑶水库是延安市最重要的供水水源,长期以来,受到了严重的石油污染。这些污染物一部分以漂浮油、乳化油和游解油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另一部分则由于泥沙的吸附作用赋存于沉积物中,这部分石油类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又会释放进人上覆水体,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对城市供水安全造成了一系列的潜在隐惠。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水库便捷的运输条件愉运原油,也对水库水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3)
沉积物修复的方法有化学修复法、物理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其中化学法和物理法都有二次污染等缺点,应用较少;生物修复法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治理技术,因其高效、价廉、无二次污染而备受关注4)。生物修复技术也常与其他修复方法联合使用,以便更有效地分解和去除污染物13。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菌源及样品采集
实验所用高效降油菌剂为前期筛选分离别化所得,源于长庆油围油污土填,经鉴定为邻单胞葡属,经扩大高集培养后制成十菌剂备用。实验所用沉积物采用彼得森取样器取自王璐水库底部表层沉积物,为更好的对比各种强化措施的修复效果,将取自油田的原油与污染沉积物以一定比例混合,以提高沉积物的污染强度。上覆水取自王瑙水库。
强化修复实验设计
1.2
1.2.1
零气提高溶解氧
将配好的沉积物(2.5L)置于5L圈柱形有机玻璃反应器底部,采用虹吸方式加人2.5L上覆水,避免扰动底部沉积物。各反应器控制条件如表1所示。将制备好的高效干菌剂
作者简介;徐文(1982~)),男,助理工程师。
加菌,搅择,散口

课气控制条件
2' 水面暖气,闲
3* 森晓器
4* 服路
5* 空白对照
6g溶于缓冲溶波,等量加人除5"外的其它几个反应器中。实验期间定期取界面处沉积物样品,测定石油烃含量,计算降解率,考察赚气搅拌对沉积物中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的影
响,并于实验中期和结束后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1.2.2添加营养物质
沉积物与上覆水比例,添加方式、反应器材质大小及添加菌剂量同1.2.1。参考其他研究结果,实验按氮磷比为4:1 添加营养物ia),即按氮元索与磷元素分别为10mg/kg,2.5mg/ kg添加。考累不同的氮源即NH.CI、NH.NO、(NHa)SO,对沉积物中石油烃原位修复的影响。各反应器中添加营养物质的种类如表2所示。
表2
添加营养物质种类
2* 加菌
菌剂
氮源加菌,不加含养盐50.44mgNH,Cl
碾源
14.48mgKH,PO,
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
1.2.3
3* 加菌
37.71mgNH,NO, 14.48mgKH,PO,
4* 加菌(NH),SO, 14.48mgKH,PO
发醇培养基;磷酸氢二钠4.0g,磷酸二氢钾1.5g,氯化铵 1.0g,硫酸镁0.2g,柠檬酸钦铵0.005g,氧化钙0.01g,水1L,葡葡糖2.0g,pH7.2;培养基灭菌后备用17]。
将斜面保存菌株接种到据瓶培养液中,28℃、220rmin" 报荡培养3-5d,培养液成分为上述发酵培养基。
取培养后菌株发酵液,10000r·min离心20min去除菌体;上清液用浓HCI调pH至2.0,出现累状沉淀,4℃静置过夜,10000r+min"高心30min收集沉淀;用pH2.0的酸水洗涤一次,随后将该沉淀溶于NaOH落液,使最终pH值为7.0,冷冻十燥,得浅竭色流松状固体表面活性剂粗品围。
沉积物与上覆水比例、添加方式、反应器材质大小及添
2011.NO.5.
36
上一章:石油胶质沥青质类似高分子的特性 下一章:基于能源安全考量中国经济发展与石油依赖

相关文章

鼠李糖脂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 T/ACEF 063-2023 铬污染土壤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指南 T/ACEF 133-2024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异位强化生物修复技术指南 DB12/T 1144-2022 旱田土壤4种长残效除草剂污染生物炭原位钝化修复技术规程 二氧化碳联合螯合剂强化向日葵修复铜污染土壤研究 HY/T 0286-2020 海洋岸滩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指南 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实验研究 水体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