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激励相容的制度研究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激励相容的制度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7.4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08:21:5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激励相容的制度研究 小水电2018年第3期(总第201期)
农村水电及电气化
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激励相容的制度研究
叶舟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在我国区域水资源配置中具有其特殊的理论价值。分析这种特殊性形成的背景,及如仰利用制度优势构建中国特色的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方面破解信息不对称状态,实现非合作博奔向合作博奔转变,构建区域水资源配置的激励相容制度安排,实现区域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激励相容。图2幅。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激励相容:制度安排
1问题的提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在各利益主体之间水资源有效率的分配,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由于市场主体在利益驱动下道求利益最大化,即使资源配置最后达到有效率的目标,但仍然容易引起市场主体之间的不平等,存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之间不能兼容。在界定区域水资源具体内涵和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剖析可持续发展导向下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思路和内在机理,从理论角度厘清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理想兼容的实现路径、供水企业发展目标与企业经营者之间激励相容的实现路径、各市场主体之间实现激励相容的路径,从而形成有别于西方理论的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区域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2激励相容相关理论
所谓”激励相容”就是使自利的个人和人们之收稿日期:2018-05-21
自是:自
的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LY14G030023)
作者简介:叶舟(1964-),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
要从事水资源、水能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研究工
作。E-mail:3043109291@qq.com 万方数据
间的互利统一起来,使得每个人在追求其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能达到其制度安排设计者所想要达到的目标。激励相容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个核心概念,并成为评估一种制度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激励相容概念是从产权角度引申出来的,德姆塞茨(1967)认为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激励”,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设计,能够抑制人们通过分配性努力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倾向,激励人们通过生产性努力来增加收益。美国经济学家LeoHarwiez(1972)在他创立的理论中提出”激励相容”概念,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就是激励相容”。诺贝尔经济学得主JamesMirrlees(1996)在引入”激励相容”概念后衍生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和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当代理人的自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时,代理人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约束,从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表明,贯彻激励相容原则,能够有效的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行为人的行为方式,结果符合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让每个员工在微企业多做责献中成就自已的事业,即个
. 5.
上一章:青藏高原某水电站项目表土资源利用与土壤改良措施研究 下一章:塞尔维亚小水电发展报告——﹢《世界小水电发展报告2016》﹢国别报告(之二)

相关文章

基于耦合激励相容机制的区域水资源配置优化路径 水合同制度研究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私法路径探索 流域/区域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关键技术及示范 基于水库群联网联调的区域水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黄河流域典型区域目标蒸散发的确定及优化配置研究 中国非可再生能源区域优化配置问题研究 基于地区与产业双重维度的京津冀区域水资源优化研究 南方滨海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