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超细晶金属材料的第二相颗粒强韧化

超细晶金属材料的第二相颗粒强韧化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52.7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17:10:4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超细晶金属材料的第二相颗粒强韧化 620
中国材料进展
第34卷
全氟碳化合物和肺部给药载体PLGA/PEG为基础,制备了PLGA/PEC的全氟碳化合物乳剂,其中全氟碳化合物在肺泡表面具有独特的铺展功能,能够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防止呼吸末期肺泡姜陷、改善通气能力;而且全氟碳化合物能充分携带氧气进人肺部,提高局部的氧气浓度,改善组织用氧。
(纳来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完中心)
超细晶金属材料的第二相颗粒强韧化
通过在晶粒内弥散分布纳米量级的第二相颗粒,可以有效地钉扎位错从而提高材料的强
度。但是纳采颗载一位错之间强烈的交互作用将诱发局部应力/应变集申,使得孔润容易期生,降低了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如何克服这种强度与塑性之间的倒置关系,最大化发挥纳米第二相颗粒的强韧化作用成为了研究焦点。近年来,超细晶和纳米晶金属材料的强度远高于粗晶材料而成为结构材料追求的力学性能之一。但是由于品粒细小,位错易于运动到品界上净灭,品粒内存储位错密度不足,导致了超细晶/纳米晶的塑性极低。由于超细品材料具有晶粒微小化、晶界能量高、溶质原子扩散速率快等特点,不管是采用外添加方法还是内析出方法都很难实现纳米量级第二相颗粒在晶粒内的弥散分布,这成为了制约该类材料发展的瓶颈间题。刘刚研究
刘测教投
团队针对高熔点合金体系(粉末冶金法制备)和低熔点合金体系(熔铸法制备),分别代表性地阐述了在其超细晶合金晶粒内弥散分布纳米量级第二相颗粒的方法和手段:①针对高熔点超细
晶钼合金,通过改进粉末混合工序中掺杂工艺,实现了纳米氧化颗粒在晶粒内的弥散分布,同步提高届服强度(> 16%)和拉伸延伸率(>160%);2针对低熔点的Al-Cu合金,通过稀土Sc微合金化手段,实现了纳米Al,Cu沉淀相颗粒在晶粒内的弥散析出,同步提高了屈服强度(>50%)和拉伸延伸率(>270%)。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锂空气电池析氧反应界面催化机理研究
高比能量锂空气电池是未来大容量纯电动汽车潜在的动力电源技术之一,由于充放电动
力学速率低限制了其实际性能的提升,
材料不稳定、电解质分解等一系列应用问题空气电池的研究热点。主要利用
物、纯金属纯化表面、石墨烯等体系对充电

电位高、循环性能差、电流密度低、电极
发展高活性双功能的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是锂
算研究过渡金属氧化物、碳化物、氨化固界面催化作用机理,建立催化剂表面
结构、界面结构、电何转移特征、吸附能等对催化活性影响的相关规律,损示高活性析氧反应催化剂的特征结构,通过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设计与品体结构预测来发展新型高活性的催化剂,改善电池电化学性能。不仅解决了锂空气电池中充电反应动力学速率低等基本科学间题,
面且为“材料基固组“研究建立典范,为筛选高活性催化剂提供了理论指导基于透明OLED薄膜材料科的热稳定性研究
刘建军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有机发光器件在工作状态时产生大量的热,会引起组成器件的薄膜材料局部温度升高,
造成材料结构损伤和性质劣化。其中透明导电电极和有机层这一界面被证明是器件热稳定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王美涌研究团队分别在无/有水蒸气导人条件下,使用照控溅射沉积了系列无定形钢锡氧化物(ITO)和氧化钢(IO)透明导电薄膜。采用高温-XRD原位监测无定形氧化钢系薄膜的热结晶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由于水蒸气在等高子体中离化,沉积过程中与 In,O,形成化学氢键,导致在水蒸气下沉积得到的无定形ITO薄膜的晶化温度远高于无水蒸气导人沉积所得薄膜。分析不同水蒸气分压下沉积所得薄膜的热结品动力学过程,发现水蒸气导人降低了薄膜的晶化速率和晶化反应级数,增加了反应活化能和平均品粒尺寸,提出了位置饱
王美涵制教投
和及连续成核两种模型。氧化钢系薄膜的电学性能表明水蔗气的导人还提高了载流子迁移率进而降低薄膜的电阻。同时,采用热蒸发方法沉积了不同厚度的8-羟基唑铝(Alq)有机电致
发光薄膜,对AI,材料进行了不同气氛条件下,如水蒸气、氧气、空气、情性气体等,进行了热重-质谱(TG-MS)分析,结果表明水蒸气是导致AIq,性质劣化的直接原因,采用HT-XRD和HT-XRR分析了AIq薄膜品体结构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为进一步揭示基于Alg,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劣化提供了依据。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上一章:201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材料方向项目申请人名单 下一章:2007年铂市场分析及2008年预测

相关文章

钢铁材料中的第二相 钢铁材料中的第二相 钢铁结构材料中的第二相(雍岐龙 2006) 超细晶铜材大变形异步叠轧制备技术 超细晶钢--钢的组织细化理论与控制技术 超细晶轻合金的制备及超塑性研究进展 T/ZZB 3274-2023 超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EGR对轻型柴油机超细颗粒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