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电沉积制备CIS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材料

电沉积制备CIS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材料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24.6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17:07:4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电沉积制备CIS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材料 研发与应用
维警资讯hetp-
Vol.27,No.9,2008
电沉积制备CIS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材料
闫志巾1,白利锋2
(1.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54)(2.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在Cu村底上用电沉积的方法沉积金属In,再通过硒慕气硒化处理成功制备了CulnSe,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对制备的薄膜进行相组成、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等分析,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沉积的In在低温热处理阶段与衬底Cu扩散形成Cu-In合金预制层,预制层在硒化阶段生成CuinSes,合金中过量Cu生成CuSe表面层,未反应的In转变为Culng,形成Cu衬底/ Cuelng/CulnSeg/CuSe结构。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CulnSes;电沉积
中图法分类号:TG146.4 1引言
文献标识码:A
由于黄铜矿类(CulnSez:CulnS,Culni-GaSe)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高、性能稳定,所以成为了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的热点。这类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主要优点有:①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吸收系数高达105cm",吸收层厚度只需要1~2μm;②稳定性好,不仅没有光致衰退现象,而且能抗高能离子辐射:③通过控制本征缺陷能形成所需要的导电类型,不需要外来原子掺杂;④本征缺陷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较小,能容许较大的原子计量比偏差(")。CulnSe(CIS)除了上述黄铜矿类材料的共同优点外,还具有比较理想的带隙宽度(1.0eV),并且组成元素的个数较少,是极具工业开发潜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
CIS太阳能电池由六部分构成,衬底/Mo连接层/CIS吸收层/CdS缓冲层/ZnO窗口层/ZnO:Al透明导电层。衬底一般采用刚性的钠玻璃,也可以用
收稿日期:2008-08-05
文章编号:10085939(2008)09-024-04
50~100um厚的不锈钢、钛、钼等金属:Mo连接层一般厚度为1μm,用磁控溅射沉积;CdS缓冲层厚50nm,用化学浴(CBD)方法沉积;ZnO窗口层和透明导电层ZnO:A1分别用射频和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
CIS吸收层是太阳能电池最关键的部分,目前 CulnSe,吸收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磁控溅射、共蒸发、电沉积、纳米粒子印刷、喷雾热分解等(2.3),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采用三步共蒸发的方法制备了掺Ga的Culni-Ga,Sez,获得最高的转换效率为19.9%[4)。然而传统的共蒸发、磁控溅射方法需要高真空、高设备投入,生产效率较低,使电池的生产成本难以进一步降低,因而探索低成本、高生产效率的制备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电沉积是一种重要的非真空制备方法,采用一步电沉积方法已制备出转换效率为10.4%的太阳能事池[51。以电沉积为基础,再经过PVD表面原子比例调整可以获得15.4%的转换效率(6)。省略Mo连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49330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9800462)
作者简介:闽志巾,女,1978年生,讲师,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54,电话:029-81977290,
Email:yanzhijin@xautedu.cn
上一章:β21S超高强钛合金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章:Mo-Si-B系材料的性能及制备

相关文章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脉冲电沉积制备技术 电泳沉积法制备多层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二氧化锡光阳极表面原子层沉积氧化铝研究 直射太阳光差分吸收光谱反演NO2整层垂直柱浓度 T/ZSA 166-2023 石墨烯材料 绿色制备指南 第1部分: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阀门材料表面多种工艺改性层制备的试验研究_齐麟 太阳电池:材料、制备工艺及检测 铜铟铝硒(CIAS)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制备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