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配电网监测中的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配电网监测中的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6.5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7 10:31:5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配电网监测中的应用 2012年第10期(总第361期)


ENERGY CONSERVATION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配电网监测中的应用
马仕海,张海燕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摘要:智能电网发展对配电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配电网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策略。分析现有配电网通信方式的不足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特点,按照配电网监测系统的应用背景和环境要求,提出无线传感网配电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从通信协议、拓扑控制、时间同步、节点定位等方面论述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配电网;通信方式;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M764;TN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948(2012)10-0041-03 doi;103969/i. issn. 1004 7948.2012.10.011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
之一,已经在军事、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WSN通信方式具有组网灵活、安装维护方便、不受布线限制、升级扩展筒单,节点可部署于恶劣环境等优点,可将其应用于配电网的数据采集,作为现有配电网通信主系统的有效补充,对于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配电网通信方式的现状
现有通信方式对于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下代智能电网,却不能很好地满足其内在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1通信方式不适合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
公用电话交换网因调制解调器的时延性、公网
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采用光纤通信时,只要光缆上的任意一点出现断裂将造成通信申新,且检修周期长,对于偏远的地区,通信成本较高;GPRS/CDMA通信会存在数据采集盲区,且用电高峰期与通话高峰期重合几率大,使得带宽不够稳定,借助于公网,数据安全性不够;电力线载波通信受电网谐波干扰较大,跨变压器区域通信较复杂;无线数传电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架设天线,配备专门的维护人员,受到主站轮询机制的限制,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无线传感器网
络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L2012468)
方方数据
41
大大影响了系统采集数据的及时性,且需向无线电
管理部门交纳频点使用费[2]。 1.2不便于灵活组网和网络扩展
由于配电网设备多、分布广,现有通信系统的
处理能力有限,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较差。虽然局部的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由于信息的不完善和共享能力的薄弱,使得配网中的多个自动化系统是割裂的、孤立的,不能构成一个实时有效的整体。系统内部缺乏信息共享,造成多个信息孤岛。另外,目前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模技术异构,装置可替代性差,电力企业对原设备制造厂家的依赖性过大,系统的后期维护、功能扩展困难。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新技术的应用,电力企业的需求变化极快,配网设备的智能化监测、维护与管理已成为电
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1.3数据终端存在监测盲区
由于配电网分布广、网络复杂、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多,对于某些特殊位置、特殊设备而言,现在的监控系统存在着盲区,极易造成多发隐患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3):一是设备震动、电缆接头温度、设备自身温度等一次设备的信息监视;二是缺少对新型二次辅助设备的信息监视,然而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不但依赖于一次设备,也同样依赖于二次设备的稳定运行。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及特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
上一章:考虑不确定性的智能电网多目标机组组合研究 下一章:光伏电站对格尔木荒漠地区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

相关文章

无线传感器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煤矿瓦斯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传感网络在电力线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信息家居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刍议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监测应用 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