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燃气锅炉房噪声治理新技术的探讨

燃气锅炉房噪声治理新技术的探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7 16:54:5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燃气锅炉房噪声治理新技术的探讨 4-
节能
ENERGY CONSERVATION
燃气锅炉房噪声治理新技术的探讨
宋丽婧,魏璨琛
(贵州大学土木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014年第7期(总第382期)
摘要:介绍国内燃气锅炉房通过燃烧室空/燃比预混控制、催化燃烧技术、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的改进,降低热声振荡噪声的研究现状。针对锅炉房烟道、排污口处局部低频噪声难于消除的情况,提出了改进的多腔共振式消声器,对锅炉房烟道降噪和超声波除垢,可减少排污次数,以控制噪声,并对现有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燃气锅炉房:柴声治理;燃烧技术:低频巢声
中图分类号:TU1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948(2014)07-0004-03 doi : 103969/j. issn. 1004 7948. 2014. 07. 001
1研究背景
燃气锅炉房主要声源是内燃机、引风机、鼓风机以及水泵、烟道、排污口噪声。国内外有较多学者致力于锅炉房内风机、水泵噪声的研究,而内燃机、烟道、排污口噪声均为以中低频为主的噪声,其穿透力和衍射能力强,简单的隔声、减振受到空间限制,降噪量低于理论值,成为噪声控制的难点,而这部分噪声的研究相对较晚。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发锅炉房噪
声治理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噪声治理技术发展缓慢。目前,燃气锅炉房燃烧技术主要有贫燃预混燃烧、分级旋流扩散,多孔介质燃烧技术以及最新的分级柔和燃烧、驻涡燃烧技本。和燃烧技术、驻涡燃烧技术仅在以氢气为燃料的技术领域使用,在燃气燃烧室的模型研究也很少见到,所以推广应用仍不成熟。而贫燃预混燃烧、分级旋流扩散,多孔介质燃烧技术都存在不稳定燃烧、热声振荡产生的噪声声级高等间题。
文中介绍了目前采用的锅炉噪声治理新技术、新思路,探讨新技术研究存在的间题,为燃气锅炉工程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本依据。
2燃气锅炉房声源噪声治理新技术 2.1内燃机噪声产生机理
锅炉房内燃机噪声声级一般为85~110dB。包括内燃机和内燃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
声1,其中,以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混合而成的中、低频为主的宽频噪声为主。燃烧不稳定时,气流产生旋流和涡流,压力振荡冲击引起结构振动,此时火焰受到压力振荡反馈作用,燃烧效率下降,热分解现象出现,富余的气体使得压力急剧上升,形成热声耦合振荡。为实现稳定燃烧,降低热声振荡效应,国内一些院校与企业、研究所合作对锅炉
内燃机的燃烧稳定性进行研究。 2.2催化预混技术
H.Karim等21认为,催化燃烧可以在低碳碳
乳化合物浓度下实现燃烧,面目炉障内火焰温度低,燃烧更加稳定,减少压力振荡,同时排放CO NO,等污染物少。国内外较多研究实验也证实了这个结论
从2005年开始,北京建筑大学的张世宏教授分别以钯、铂(Pd、Pt)为催化剂3-4],对锅炉燃烧器进行天然气催化预混实验,而后对贫燃反应器数值模拟,用2种方法验证了以上结论。表明催化燃烧锅炉在合理的天然气/空气混合比的条件下,热效率接近甚至超过100%,几乎已经达到了燃烧完全和近零污染物排放,同时稳定燃烧。在重复实验中,还发现实验结果受到Pt催化剂装置使用次数
影响,实际催化温度高于预计的点燃温度。 2.3空燃比预混控制
北京工业大学许考5-7对非绝热条件下预混天然气催化燃烧现象的实验研究表明,天然气催化燃烧必须在一定的空燃比条件下方可实现最佳的
上一章:燃煤锅炉掺烧松木气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章:燃煤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的节能分析

相关文章

供暖燃气热水锅炉房最佳建设规模的探讨 加强燃气输配技术研究的探讨 燃气锅炉深度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 对燃气经营企业的技术发展和技术管理的探讨 中国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技术的探讨 互联网技术在工业燃气锅炉节能管理的应用与研究 在膜式燃气表中使用温压修正技术以减少输差和促进燃气公平贸易的探讨 燃煤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的节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