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12期(总第87期)技术研究
经溪与节砖 ENERGYANDENERGYCONSERVATION
智能吹灰系统的应用
唐桦,陈德珍
(同济大学机械能源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2012年12月
摘要:通过采用智能吹灰系统,解决了塔式锅炉再热汽温偏低的问题。通过吹灰方式优化,改变各级受热面的传热
系数,从而改变其有效传热面积来提升再热汽温,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关键调:智能吹灰:再热汽温:经济性:机组调频
中图分类号:F4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02(2012)12-010403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SootBlowing System
TANG Hua, CHEN Dezhen
(School of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Tongi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The use of intelligent soot blowing system solved the problem of low reheat steam temperature of the updraft boiler. By optimizing the soot blowing way, the heat lransfer coefficient of the heating surfaces at various levels can be changed, thereby the
effective heat transfer area can be changed to improve the reheat steam temperature and the safety and economy of the units. Key words: intelligent soot blowing; reheat steam temperature; economy; unit frequency modulation
0引言
2010年中国国内总装机容量为9.5×10*kW,而其中73%以上为燃煤火电机组,在全世界范围的能源紧张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节能无疑是中国火电企业的唯一出路。火电机组锅炉再热汽温长期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组的经济性,经过燃烧及配风等手段的调节,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锅炉吹灰方式的优化成为目前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手段。
1
课题背景
过热汽温调节是由煤/水比调节为主,减温水调
节为辅的调温方式,而塔式炉给再热汽温调节带来特殊性。从炉型来说塔式炉比Ⅱ型炉具有更多优势,比如:炉烟气流速、温度偏差小,对流受热面安全性高,烟风阻力较低等。不过,塔式锅炉却因缺少再热汽调温手段而面临再热汽温低的普遍情况,再热汽温常规调节方式以燃烧器摆角调节为主,减温水调节为辅。燃烧器摆角调至上限运行,再热汽温仍偏低,减温水无法使用。缺少再热汽温调温手段是塔式锅炉
收稿日期:2012-10-22
第一作者简介:唐桦,1982年生,男,上海人,2006年毕业
于上海电力学院自动化专业,在读研究生。 104·
面临的共同问题。
2汽温波动对机组的影响
2.1再热汽温低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再热汽温每升高10℃,机组效率提高0.25%,按供电煤耗280g(kW·h)计算,煤耗即降低0.7g(kW·h)。提高再热汽温即提高汽轮机中、低压缸人
口蒸汽熔值,可提高中、低压缸做功能力。 2.2再热汽温波动对机组安全性的影响
金属在高温环境下,会发生高温氧化。锅炉各受热面经高温氧化反应,在管壁内侧形成氧化皮。若汽温发生大幅波动,管壁受热胀冷缩影响易造成氧化皮脱落。若大量脱落的氧化皮沉积在管内则易引起锅炉爆管;若氧化皮被吹出,则会进入汽轮机形成固体颗粒侵蚀,增加汽轮机损失,并长期地、不可逆转地降低机组经济性。超超临界机组蒸汽压力高、流速快,对汽轮机的固体颗粒侵蚀一旦发生,则侵蚀速度将成倍高于亚临界机组。
超超临界锅炉主、再蒸汽压力高,为增加强度受热面管壁较厚,导致受热面抗热应力能力较差,故汽温经常大幅度波动,受热面经常承受交变应力,易危及受热面安全。
3智能吹灰系统的原理
根据牛顿冷却公式可知,对流传热过程中,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