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09:40:0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环保技术
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姜宇丨程彩霞?孙宏志3(1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北京100835
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太原036300)
传源环境 CNN1-72720
摘要论述了脱酚菌菌种的分离、筛选、鉴定及脱酚特性等相关研究,并综述了生物法处理含酚度水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南含酚废水生物法
关键词脱酚菌
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3)05-105-C3
含酚废水主要来源于焦化、炼油、煤气等行业,其数量多,危害大。长期饮用含酚的水可引起慢性积累性中毒,引起头晕、出疹、癌痒、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酚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也可对人的肝脏造成伤害。由于含酚废水对环境及生物活体造成巨大危害,在我国被列为重点解决的有害废水之一。
目前国内外对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吸附法,萃取法等,化学法包括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等。这两类方法适用于含酚浓度较高、毒性较强的废水。对于酚类化合物浓度较低的废水,生物法因其高效、节能、经济、残留少、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脱酚菌的分离及筛选
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的主要方法是活性污泥法,即利用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降解酚类物质。然面,普通微生物对酚的耐受性较低,工业上必须将酚浓度较大的废水稀释后进行处理,这无疑提高了运行成本。因此,高效脱酚菌的分离及别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已从自然界中分离了多种脱酚菌株,如 Acinetobacter"),Bacillus/(2等。沈锡辉等(3]分离到1株能以苯酚、苯甲酸、对甲酚、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菌株,经生理生化、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鉴定为红球菌 PNAN5菌株在温度为20~40℃,pH7.0~9.0范围内该菌株降解苯酚的效率保持在80%~100%之间。唐赞等(4)从大港油田地层水中分离到一株嗜热并高效降解苯酚的BF80菌株,其最适生长和降解苯酚的温度为60~65℃,低于42℃和高于 75℃时其生长受到抑制;环境pH在5.5~9.0之间其降解苯酚较为稳定,pH为7.0时效果最佳。利用API50CHB/E系统和 16S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BF80进行了分类鉴定,确定其属于Geobacillus themoglucosidasius,但因其生理生化特性有较小差异,他们认为其有可能是一新的亚种。通过进行苯酚降解实验,发现该菌在20h内能完全降解3mmol/L的苯酚并能在12mmol/L苯酚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和降解苯酚,但不能在15mmol/L的苯酚浓度下生长。
何宗建等以石化炼油污水处理池中污水为菌种的来作者简介:姜宇(1991~),女,助理工程师,武汉大学市政工程系
源,在30℃、转速为120rmin-的恒温振荡摇床上进行菌种的别化、培养,筛选出3株细菌,分别命名为LJF-1、LJF-2、 LJF-3。通过3种菌株不同浓度含酚废水降解对比性试验,确定优势菌株LJF-1。对LJF-1进行初步的鉴定,证明其为假单胞菌属。另外,外加碳源浓度对菌株的生长及降酚有较大的影响,外加碳源为1000mg/L时,经12h培养降酚率为 79.8%。岳黎等从南充市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驯化得到1株高效苯酚降解菌XH-10,初步鉴定其为黏质沙雷氏菌属。XH-10最适生长和降解苯酚的温度为20~ 35℃,最适pH为6.0~9.0;24h内对10mmol/L的苯酚降解率达到99.29%,在含有20mmol/L苯酚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该菌也能生长。任河山从石油化工厂的活性污泥和废水混合物中分离到10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对这10株苯酚降解菌进行了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PDI、PD2、PD6、PD7和PD39被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 domonas sp.),PD4、PD5、PD8和PD9被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PD3属于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 sp.)。经Biolog分析,PD39被进一步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苯酚高效降解菌PD39的最适生长条件是温度30℃,初始pH6.0~7.0,苯酚浓度为800mg/L,该条件下苯酚去除率达到94.44%。实验证明PD39可以在高达 1200mg/L苯酚浓度下生长,耐受1.5%的盐浓度。
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 2
2.1好氧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法因其反应速度快、效率高,广泛用于低浓度的含酚废水处理。Stephen等8分别在两个反应器中接种活性污泥(R1)和好氧颗粒污泥(R2)处理苯酚废水。R1系统4d后不能完全去除苯酚,R2系统初始去除苯酚较慢,但从第3d开始能稳定去除苯酚。16SrRNA指纹分析表明R1 系统从第Od至第3d群落多样性减少导致去除效果下降;而 R2系统群落结构有所变化但多样性并未减少,所以系统去除效果稳定。由此可见,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好氧颗粒污泥比活性污泥更有应用价值。陈竹等9在微好氧的条件下培养出颗粒污泥并用含五氧氯酚(PCP)的废水对颗粒污泥进行别化颗粒污泥培养成熟后,PC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2013.NO.5
105
上一章:污泥热解处理过程中重金属迁移与转化规律综述 下一章:高浓度难生化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相关文章

H-103树脂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高浓度丙烯酸废水的生物增效处理研究 高盐度采油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固化微生物处理规模化养猪场废水的试验研究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养猪废水实验研究 环氧丙烷废水和高盐度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探讨 染废水的多格室水解:膜生物法处理技术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