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铅酸蓄电池污染土壤后稳定化修复的研究

铅酸蓄电池污染土壤后稳定化修复的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1.8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0:10:4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铅酸蓄电池污染土壤后稳定化修复的研究 转源南环境 81720
研究与探讨
铅酸蓄电池污染土壤后稳定化修复的研究
徐存英李丹
(江苏省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泰州225500)
摘要研究铅污染土壤中施加不同组合的磷酸钙、膨润土和扁殖酸后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膨润土+腐殖酸组合投加处理中,土壤修复效果随着扁殖酸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磷酸钙+断润土组合投加处理中,土坏修复效果随膨润土投加量增加而降低;扁殖酸+磷酸钙组合投加处理中,随过磷酸钙投加量增加,土填修复效果电呈增加趋势。修复后土壤中铝的质量浓度降低,对周图水环境的影响变小。
关键词铬酸蓄电池稳定化修复
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4)05-01003
我国铅酸电池产量约占全世界产量的45%,许多中小电池企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中“三废"任意排放,导致铅严重污染环境。重金属铅在土壤中大部分与各种土壤组分相结合,铅在土壤中各种形态存在的数量比例能直接影响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对动植物以及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土填中铅的污染程度及其环境效应就应该研究其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和转化过程,并据其污染程度对土壤进行修复。
向土壤中加人化学材料能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从而防治铅污染的危害。原位化学固定修复作为污染土壤治理过程中一种较为快速有效的方法,成本低廉,实施简单易行,应用较广。工厂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固定试剂常有黏土矿物、金属氧化物、高分子豪合物、有机质和生物材料等。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黏土矿产,具有发达的结构孔道,有很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表面络合能力,能吸附重金属。腐殖酸对土壤铅离子也有显著的吸附作用和很好的络合性能,可显著降低土填中铅的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质量分数,施用腐殖酸能有效地降低铅的活性。过磷酸钙既是一种磷肥可补充土壤营养,也可作为固定剂与铅结合修复土壤。过磷酸钙的加人,增加土填中的Ca",Ca*与铅发生拮抗作用,降低作物对铅的吸收,抑制了铅在土壤-植物体迁移,有利于植物安全生长。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土壤采自扬州市某关闭电池厂污染场地,该污染土壤中全铅质量分数为411.86mg-kg。本实验所用土壤固定剂为过磷酸钙Ca(H,PO.)-CaSO·H,O(化学纯)、腐殖酸(1415-93-6)(化学纯)和膨润土。其他试剂中浓硝酸、浓盐酸和高氧酸为优级纯,MgClz·6H,O、K,CrO,、FeSO.·7H,O、 CH,COONa、乙酸铵、邻啡罗啉、盐酸羟胺、乙酸和30%的过
氢化氢均为分析纯。 1.2实验设计
为了研究膨润土、过碳酸钙和腐殖酸不同组合和配比对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效果,分别以腐殖酸与过磷酸钙、膨润土
与腐殖酸、过磷酸钙与膨润土3种不同的组合按照不同的配比施人土壤进行固定修复,测定分析不同组合及同种组合不同配比对土壤的修复效果的差异。
污染土壤风干后,用球磨机磨碎,过40目筛后,每份取 100g,分别与不同配比的固定剂进行混合,在翻转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均匀,每种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中膨润土(B)、过磷酸钙(C)和腐殖酸(H)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w=20%、4%和 10%,具体投加配比见表1。
表1固定剂组合与比例
实验组合
修复药剂组成
4% (C) +16.7% (B)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4% (C) +20% (B) 4% (C) +25% (B) 20% (B) + 10% (H)
实验组合处理5 处理6 处理7 处理8
修复药剂组成 20%(B)+20%(H) 10% (H) + 2% (C) 10% (H) + 4% (C) 10% (H) + 6% (C)
实验期间土壤水分质量分数维持在25%~30%之间。将不同配比的固定剂(表1)与土壤混合均匀后,分装在塑料小盒中,25d和40d后,测定土壤pH及各形态铅质量分数的变化。
1.3测定方法
土壤中不同形态铅质量分数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进行提取,总铅含量采用HCIO+HNO.消解法进行测定,总铅及各形态铅用ICP-OES测定,有机质用重铬酸钾稀释热法测定,其他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用国家标准的常规方法测定。
2结果与分析
不同固定剂配比对土填中铅形态的影响 2.1
经8种不同处理方式固定修复25d后,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见表2。
从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与修复前相比固定修复后土壤中铅的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可交换态均明显降低,而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则增加。其中经处理4修复后土填可交换态铅降幅最大,达77.4%;处理8的碳酸盐质量分数最低降幅最大,为60.2%;经处理5修复后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质量分数降低幅度最大,达67.2%;而有机结合态铅和残渣态铅经处理5修复后增加最显著,其中有机结合态
作者简介;徐存英(1968-),★,江苏泰州人,江募双量集团工程师,主要从事蓄电池的研发与检测。
2014.NO.5.
10
上一章: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及对策探讨 下一章:Excel软件在气态污染物相对准确度计算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HJ 1282-2023 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 固化 稳定化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香薷植物修复研究 Cd超富集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黄土中石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土壤修复研究 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实验研究 T/ACEF 079-2023 重金属一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规范稳定化一堆体式热脱附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李氏禾对铬的超富集特征、机理及修复潜力研究 鼠李糖脂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