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浅析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析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9.1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0:23:5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浅析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环境大视野
传源南环境 18NN972-294
浅析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陈诚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南京
210036)
摘要闹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为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提出了减少PM2.5污染的指捷和建议。
关键调
大气细颗粒物人体健康
环境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5)04-053-02
当前我国复合型空气污染逐新抬头,尤以空气颗粒污染
物为重,其中PM2.5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气可吸人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所含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它的粒径小,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面且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目前,大气可吸人颗粒物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引起城市"雾蕴天气"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治PM2.5的污染提出一此建议。
1大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
大气细颗粒物PM2.5不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空气污染物,而是由来自许多不同的人为或自然污染源的大量不同化学组分组成的一种复杂而可变的大气污染物。环境空气中 PM2.5主要来源于人为排放,主要产生于化石燃料(主要是石油和煤炭)和生物质燃料的燃烧,但自然因索也对PM2.5 的产生有一定影响。气象条件是影响空气质量的客观因素, PM2.5扩散速度由风速决定,风速越大,越容易扩散,风速小基至静风时,细颗粒物难以扩散,浓度提高。一般情况下,环境空气质量随着气压场减弱、风力减小、相对湿度增大等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时,容易造成PM2.5重污染,而春季 PM2.5污染主要由风沙引起,气压场越强,风速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引起扬沙或沙尘暴天气,从而导致PM2.5污染加重2。
2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危害 2.1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影响
随差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有文献研究表明吸人人体内的细小颗粒物会导致肺炎、气喘、肺功能下降等呼吸系统疾病,生活在颗粒物污染水平较高地区人群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大部分的影响被认为是小粒径部分PM2.5引起的而不是大粒径部分所造成的3)。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面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饰的一面。 PM2.5可以穿透人体呼吸道的防御毛发状结构进人人体内部,引发人体整个范围的疾病,PM2.5颗粒物的浓度和暴露
时间决定了吸人剂量,颗粒物的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则危害越大[4]
2.2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环境方面的影响
在环境方面,大气中的颗粒物会对光散射和吸收,显著减弱光信号。PM2.5对光的吸收效应几乎全部是由碳黑和含有碳黑的颗粒物造成的,有强烈的削光能力,使大气的消光度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加,使视野大大缩短,能见度的下降容易使人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还可能导致交通受阻等。当大量极细微的PM2.5颗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会造成空气混浊,产生募霾关气,募靠虽然会和大雾募天气一样渐渐消散,但和单纯的雾相比,“”是空气道受污染的产物,所以募霾天气比雾天更危害人体健康。大气细颗粒物M2.5是大气雨水凝结核重要的来源,有些条件下,PM2.5浓度太高,可能分食环境空气中水分产生干旱天气;有些条件下,PM2.5会增加雨水凝结核的数量,使天空中的雨滴增多,极端时可能产生暴雨。
3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防治措施
造成环境空气中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空气污染治理体系也存在一系列体制和机制问题:(“大面全”的城市定位和规划导致人流、物流、车流和产业过度集中于城市,产生空气污染间题;②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增加了空气污染存量;③ 低碳环保的绿色消费意识不强,目前我国机动车增长迅速,机动车污染成为大气环境质量防控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冶治
理环境空气PM2.5污染的关键在于政府引导、协力推进。 3.1完普工业污染源配套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工业污染源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要解决当前突出的光化学烟雾、灰谨等问间题,需要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同时加强大气污染物的治理工作。因此在工业发展规划中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严格限制高排放产业,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应进一步提高火电、石油炼制、有机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环境准人门槛,严格清洁生产的审核环节,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各企业严格落实减排指标,不得超过总量,使空气质量不再恶化。
作者简介:陈诚(1980-),另,江苏南京人,本科,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2015.NO.4.
53
上一章:水监测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 下一章:城市小区构建生态绿色环保方案初探

相关文章

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特征与防治措施 浅析中国城市PM2.5的污染现状及控制措施 PM2.5污染防治知识问答 城市大气颗粒物组分及污染 HJ 93-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53-2021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53-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泰州市PM2.5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