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生混凝土耐久性与界面结构性质研究
New Materials新材料
Studyof DurabilityandInterface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Concrete
阮雪琴赵全振(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摘要:与天然集料相比,再生混凝士集料与浆体结构更为复杂,界面数量更多,因而再生集料混凝土较天然集料混凝土而言,具有更为突出的抗冻触性、干缩率、抗渗透性、抗碳化性、抗盐酸慢蚀性和耐磨性等耐久度问题。从已经比较成熟的普通混凝土界面形成机理、结构特征着手,通过了解再生混凝土界面的复杂性,从而探求其作用机理及改善措施。降低水灰比、加活性掺合料、选择合适集料、改善揽拌工艺等是改善界面黏结性能的有效手段。
关键调:再生混凝士;再生集料;耐久性;界面过渡区
中图分类号:TU50
文献标识码:日
文章编号:1674814X(2013)01-55-0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老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到来,我国每年拆除废弃涯凝土量十分巨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再生集料混凝土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再利用的重要方式,既有利于解决建筑垃圾丢弃填埋难题,也有益于减少因天然砂石集科无节制开采造成的集科原产地生态破坏问题。因此,利用废弃混凝土作集料来生产再生混凝土,对资源循环利用。进化环境。保持混凝土材料的可持续应用具有战略性意义。
但是,与天然集料相比,再生集料棱角较多,表面纹理粗糙,一般包衰着一层砂浆,使得再生混凝土内部集料与浆体之间结构更为复杂,界面数量更多,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更为突出,值得各国学者的研究和探讨。
1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 1.1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
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液体(水。油、溶液等)渗透作用的能力。水可以是液体和气体形态在压力作用下或毛细管引力作用下或两者共同作用下进入混凝土。一般来讲,混凝土的抗渗性取决于空隙的孔径大小,分
布,形状弯曲程度以及连贯性" 1.1.1再生混凝土的渗水性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各种破坏过程几乎均与水有密切关系,因此混凝土的渗水性被认为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抗渗水性差的混凝土,水体容易进入混土内部引起侵蚀,冰冻等破坏作用。对于钢筋混凝土,还
万方数据
将引起钢筋的锈蚀和保护层的开裂和剥落。抗渗性越差有害物质的侵蚀速度越快,侵蚀深度越深,耐久性越差。
Rasheeduzzafar和Khan/2]比较了水灰比相同的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渗透性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加。当水灰比较高时,再生混凝土的渗透性与普通混凝土差别不大:当水灰比较小时,再生混凝土的渗透性则约为普通混凝土的3倍,
混凝土的渗透深度和吸水率。试验中混凝土的水灰比为 0.4.水泥用量为360kg/m。试验结果发现普通混凝土的渗透深度和吸水率分别为18mm和4.1%.而再生混凝土的相应指标为25mm和5.9%,分别较普通混凝土增加了38% 和44%,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较相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差。
F.T.Olorunsogoal的试验表明,对于特定的养护时间再生集料上的不稳定颗粒降低了再生混凝土的抗渗透指标:同时,对于一定再生集料掺入量的再生混凝土抗渗指标,随养护时间的增长而增大。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再生集料的孔隙率较大,基于相同水灰比设计方法的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要比普通混凝土低。
1.1.2再生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出于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的探索而开始对混凝土氯离子抗渗性能日益关注。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通常发生在混凝土半饱和与内部装缝条件下,并伴随着化学反应和钢筋腐蚀的电化学作用。在
绿色建第55 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