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林木的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

林木的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09:42:4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林木的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 ·274·
林木的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
毛秀娟
(社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新店林场,黑龙江杜蒙166264)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林本的地理变异及种源试验。关键词:林本;地理变异;种源试验
1林木的自然变异
1.1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能不能发展,基本原因之一是存在变异。变异:指上、下代之间及同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生物只有变异,才有发展和进化,人们才能有计划地加以改良。遗传:指生物在上、下代之间及同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现象。生物有遗传,性状才能稳定、固定,生物的物种才能保存下来,人们才能有可能把生物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归纳到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合理系统中去,分聚为各级类群。12林本种内不同层次的变异。林本种群内的变异大体可分为以下5个层次。1.2.1地理变异。
一个树种分布在广大地
区,由于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等原因,分化并产生了种内不同的地理生态种群。例如,从马尾松种源初步试验结果看出其生产期较长、生长量较大、但抗性较差,种内地理种群的变异有连续性变异与不连续性变异之分。一股来说,树本的地理变异是显著的,特别是适应有关的性状更是如此。12.2立地间的变异。一般立地间的变异在遗传上是不固定的,面仅仅是不同环境条件对林本生长和发育产生的效应。例如,同种源的林本生长在贫缩的沙荒增区、形成灌从状,但当我载种在肥沃十地上时又能恢复为高大乔本。12.3林分间的变异。林分间的存在也有差异,一般林分间的差异是小群体取样造成的,特别是由于人为的干预。例如,有的林分林本干形通直高大的林本,留下干形弯曲的林本让其传子接代的结果。1.2.4个体间的变异。同一林分内个体间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许多个体差异,特别是质量性状如干形、适应性是受遗传强烈控制的。1.25个体内的变异。个体树本内部的变异只发生在某一性状上。如木材比重,在株内就有相当的差异,不同部位的木材其比重不同。再如叶片,同株树的阳面叶与阴面叶也是有差异的。还有,同株树不同部位的枝条,其托插生根能力也有差异。
2林木地理变异的规律
地理变异的一般模式。种群间的差异主要是种群间基因的不同,以及平衡点的遗传结构不同而产生的,这就是地理种源形成的遗传基础,所以,种源的差异是树种历史进化的产物。地理变异的一股模式概况起来主要有3种。2.1连续变异。树本群体内性状的变异常常是连续的,且与环境条件变化的梯度相平行,并逐步形成单向渐变群的变异模式。2.2 生态变异。生态型:因长期适应于一定环境条件而产生的遗传上有差异的群体称之为生态型。研究树种的生态型对种源的生态分类,确立树种的变异模式和种子调拨区划分都有重要的意义。林分生态特征的变异预期所处地理位置如水平分布-纬度,垂直分布-海拨高度,立地条件类型一早生型、湿生型、盐减型等直接有关。除了上述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气候生态型外,尚有因突然条件影响到树术的遗传性面形成的地理生态型。了解群体的变异是连续或不连续,在生产上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变异是连续的就可根据分布在两端的产地表现,来推测其产地的表现。假若变异是不连续的,就要了解其形成的生态型或地方品种的分布界限,并对这些生态型或地方品种的利用价值做出估算,可能将一个生态型的种子在一个方向推进很远.而另一个方向则很近。2.3 随机变异。随机变异就是看不出与环境有关的变异,如相邻的两个产地或林分的差异,最大可以大到分布区两端那样的差异。但是,对随机的遗传变异可能有如下三种解释。a随机性只是表面上的,而不是真正的。 h气候及继之而来的选择压力改变了。e遗传的漂变,使得群体的变异无规律,表现为随机变异
3地理变异的一般趋势
3.1北南或冷-暖趋势。最明显的趋势是因南北方向而异,同一树种南方的种子所有的苗常比北方长得快,春天发叶晚,少受晚霜危害,秋天落叶晚,生长时间长,无显著的秋色变化,到冬季严寒的抵抗力差。 3.2海披高低的趋势。垂直高度相差1km,伴随而发生的气候变化往往相当于水平距离几百公里的变化,因此,选择所起的作用会造成高低海拨间树木的差异。但是,分布在同一座山的山项和山谷的两个群体,则
农林科研
只能造成很小的遗传分化,或者没有分化,固为两者之间经常有基因的交流,比之平地上相距数百公里的种群间基因的交换颠繁很多。3.3随机地理变异在小面积上,特别是没有很大气候变异的地方,也有微小地理差异显示出来。
4影响林木地理变异的因子
4.1树种分布范围的大小。是影响树木地理变异数量的主要因子。-般树种分布区大,则变异大;分布区小变异就小。长条状分布区的树种,可能比阴形分布区的有更大的差异。42树种自然分布区内环境因素多样性。分布区环境条件越复杂,则种内群体的遗传变异越大。43分布区的不连续性。生长在山区的种,由于没有基因交流,在地理上文有数代的隔离,有时即使仅相隔80-160km的相邻小种在遗传上也完全不同。44某些未知的因素。林本的地理变异是林本种内不同层次变异的主要部分之一,要利用这方面的变异就得通过这种试验,选择各地最佳种源用于生产。
5种源试验
5.1种源试验的历史和意义。5.1.1绝大多数树种都表现有地理的变异;5.12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生长量、生育期、抗性和适应性以及形态特征、某些生理特性和本材的品质上;5.1.3这些性质上的差异是可以通过种子遗传给后代的;5.1.4各树种地理变异模式与各树种的自然分布区大小及分布区内环境条件的变化程度、特点有关;5.1.5当地种源的适应性最强,但生产率不一定最高。通过种源试验可以进外地优良种源,但对外地种源的适应性未掌握之前,使用当地种源最安全;5.1.6为确定一个适宜的种神源,需要连续进行2-3次种源试验。5.2种源试验的概念和作用。种源:通常是指在同一树种分布区中,一批种子或苗木的来源或原产地。种源试验:即林本的种群测定。种源试验是研究林本种群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的关系,闸明种群的变异模式。种源选择:通过种源试验,为某一造林生境选出最佳种源的过程成为种源选择。种源试验的作用:从生产上讲,是通过种源选择,为各造林区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种源,划分种子调拨范围。制订种子调援区划方案,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5.3林本种源试验的方法与写作组织。我国当前神源研究的方法是以天剑试验为主.同时开展生理、生化、解剖等方面的研究。5.3.1 确定采种点和采样植物。采种点的确定应根据树种的分布特点、试验目的和条件而定。采种林分必须是本地起源的林分,最好是天然林,要避免从延立本或仅有几株树的地方采种。采集到的种子,处理要一致。 5.3.2苗期试验。苗期试验的主要目的,一是了解各种源苗期的差异,初步掌握种源的地理变异趋势:二是将培育造林试验用的苗本。5.3.3造林试验。造林试验可以氛围短期试验和中期及长期试验。a短期试验:在第一次疏伐前结束。这项试验只能取得林木开始强烈竞争前的数据,适用于调查林分的存活率、物候、早期生长速度、早期抗病虫害及抗寒抗冻性等。h中期试验:由定植到1/3-1/2轮发期。这项试验适于调查高生长和径生长量、早期的直径和胸高断面积、对病虫害的抗性、干形、冠幅、根系、本材的工艺性能等。e.长期试验:超过1/2个轮伐期。由于试验时间长、面积大,需要特别注意试验条件的一致性。这项试验可获得产量精确数据,同时对了解只有长期内才会发生的病虫害及气象因子危害的抗性也很重要。造林试验阶段,特别要注意立地条件的选择,对土壤和植物条件应做仔细的调查,以了解立地条件的变化。造林试验的观案项目主要包括存活率、生长量、生长发育、物候期及生长节律、适应性及抗性、个体的竞争特性、木材性状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等。
参考文献
[1]王军辉,頭万春,稳木种源的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渐江农林大学学报200522/5)
[2]懒天碧,孙光新.马是松种源幼林性状变异及综合评定的研究林业实用技术,2002(9)
上一章:浅谈项目成本管理在科技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章:林甸县双阳河小流域治理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相关文章

双偏心套传动机械摆辗机摆头螺旋线运动轨迹的形成、变异与控制 滚动轴承性能与可靠性乏信息变异过程评估 DB62/T 4856-2023 玉米品种 金种源66 基于参数变异性的车辙深度预估 DB22/T 3087-2019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经典与变异毒株鉴别qPCR法 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念-变异 软化 背景 启迪 [曾坚] 1995年版 T/DFLX 008-2021 东丰县梅花鹿种源保护场管理技术规范 基于多时相航空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冬小麦长势空间变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