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科技
防洪规划与工程措施探讨
栾刚
(五大连池市河道管理站,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00)
·211-
摘要:防洪规划是指对某一流城戏地区所制定和选择的整体防洪治理方案。根据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本流城或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洪水特性及其危害程度,制定和选择防洪整体方案(包括工程播施和非工程指施)和治理程序,以便取得较佳的防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采;同时电为防洪系统设计和流域综合开发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防洪规划;措施;效益
1防洪规划
1.1防洪系统规划的原则。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和各大水系的具体情况,流域防洪规划是流域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要考虑蓄泄兼施,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要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防洪与兴利等各方面的关系。据此分析研究各种可能的防洪措施的利弊相效能,进行综合安排和全面规划,以达到防洪兴利的日的。其体原则为:1.1.1充分发挥堤防工程的防洪作用。同时考蓄滞洪工程、水库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等措施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对蓄滞洪工程和水库应尽可能地考虑综合利用。 1.1.2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性选定防洪标准。防洪标准既要考虑其必要性,又要考患现实可能性。对大江大河的防洪,可分别选定近期和远景的不同防洪标准。1.1.3平原潮泊水网地区,联圩并圩应与河道整治和简化河系相结合。围湖蓄洪垦殖时,要慎重研究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1.4除对设计洪水作出规划方案外,还需对可能最大洪水制定出政府紧急措施,以保障重要防护对象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2防洪规划的基本做法与步累。1.2.1搜集基本资料:包措本流域或地区的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料,研究流域洪水特性,历史洪水灾害及成因,分析干、支流现有的防洪能力及其提高速径,明确本流域防洪的基本特性和防洪规划的基本任务。1.2.2选定防洪标准:确定相应的设计洪水,以及有关防洪工程的设计标推。其中设计洪水的确定尤为重要和复杂,规划中应采用不间的方法,分析论证后慎重选定。1.2.3拟定不同的防洪规划设计方案。并根据防洪标准所推求的设计洪水,以及不同防洪工至(如水库、堤防、分洪工程等)和非工程防洪措施所拟定的运用规划,进行各个方案的调洪演算文予水演进计算,确定各方案的防洪工程规模与有关参数,通过技本术经济综合分析,选定合理优化方案。
2防洪工程效益分析
2.1防洪工程不能直接产生社会财富,而是把消除或减少损失和洪灾几率视为其效益。因此,防洪效益多以有无防洪措施前后的期望损失差值来表示,其有非增值性
2.2洪灾损失的随机性,使得防洪工程效益在年际间变化很大。风调雨顺的年份,几乎不见效益,但遇到大洪水时,又显示出很大效益。所以,通常不能按年计算,同时如果多年不发生大洪水,则按多年平均来计算其效益,可能偏低
2.3洪灾损失附十算十分复杂,它既包含有洪灾所造成的工农业生产、国家、个人的财产直接损失,还包括有因洪灾带来的公共事业中断、防汛抢险费用、修复水毁工程等增加的间接损失,以及人口死亡、跌病流行、社会动荡等无形损失。这些损失有的可用实物、货币来表示,有的无法用货币来德衡量。固此,对防洪工程的效益评价,除了采用计算效益外,还应该有阐明效益,即对无形效益作出客观的说明,
2.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防护区或蓄滞洪区内的经济也会随之发展,所以不同年代的同频率洪水,其洪灾损失也是不同的,防洪效益则是随者经济的发展而增长,其效益具有明显的遵增性。
防洪效益的分析与评价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的复杂间题,世界各国评价防洪工程的准则均勺该国的财政政策相致,面后者又以国家兴建此项工程的目的以及国家的政治制度为基础。在美国和其他一此国家,防洪工程的设计要求效益与费用相当。效益一费用分析主要包括对年平均的经济费用(器材物资和
劳务及对年平均收益的估价.并且有、无工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年平均费用包括:工程投资、施工期间的投资利息,以及年运行费用折旧、运行、维修、大型部件更新费,以及因土地收归政府后减少的税收损失等)。年平均效益(有形财物和服务)是指毛估的年平均防洪灾效益,并根据有、无防洪措施两个方案分别计算。费用与效益均以同一时期为基础,以便比较工程经济寿命期间的价值。工程的无形效益的报告内作客观说明,防洪工程通常是多目标开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投资费用应在各部门可分摊。
3防洪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指为控制和防御洪水以减免洪灾损失而修建的各种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有利于增强人类对洪水的调控能力、能有效降低工程保护区的洪灾风险,是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我国的防洪安全体系中长期占主导地位,
3.1增大河道泄洪能力的非可控工程措施,主要指河道和两岸的堤防工程,包括疏没河道、清除河滩障碍、加宽河床断面、裁弯取直等。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大河道的泄洪能力,以便尽快地把调蓄后的多余洪量安全排泄人海。由于河道和堤防自身无法控制洪量进行调节,所以它是非可控的。
3.2拦蓄洪水控制泄量的可控工程措施,主要指防护区上、中游筑坝建库而形成的水库防洪措施。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其有一定调蓄洪水能力的水库或潮泊,使天然洪水变形,以减少下游河道行洪流量、降低行洪水位。由于水库的泄水建筑物通常有闸门控制,可以进行人为的调洪调度,所以它是可控的
3.3滞洪减流的可控或非可控工程措施,主要指预先开辟的分(蓄)洪区、减(分)流河渠,其主要作用在于将水库不能控制、河道无力泄的那一部分“超额洪水”暂时滞蓄起来,再相机排入河道,以减轻重点保护区的洪水威助和损失。分蓄洪区的启用.常通过预先建成的分洪闸(泄洪闸或自溃、临时扒口等方式实现,所以它有时是可控的,合时是非可控的。
工程措施的防洪作用和效果无疑是最为明显和有效的,具有比较可靠的特点,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措施。它可以保证在正常年份或中小洪水条件下,保护区内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可以给人一定的安全感。但任何防洪工程措施的防御能力息是有限的,不能设想用防洪工程措施来实现对洪水的完全控制。在超标准稀遇洪水发生时,除采用各种工程措施尽量调控洪水、减轻洪灾损失,同时采用各种非工程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为更好地发挥防洪工程的效益,需要搞好洪水预报、制定优化的防洪调度方案,把防洪系统的工程措施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多目标开发的工程,需要要善处理好防洪和兴利的无盾,在尽量满足防洪的要求下、多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固此,必须重视并大力搞好防洪非工程措施,实行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力度,提高防洪效益,减少洪灾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恩梅,夏文博.铜陵市东部城区顺安片区防洪规划方案研究[] 人民黄河,2012(12)
[2]部全燕.确定城市防洪标准与河道防洪标准的儿点认识[].北京水务,2008(5)
[3]刘忠阳,杜子,刘伟昌,杨海鹰,图宏伟.成市洪灾及城市防洪规划探讨[].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