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科普教育基地的特性与持续发展

科普教育基地的特性与持续发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16:49:5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科普教育基地的特性与持续发展 ·124·
科普教育基地的特性与持续发展
孙相斌
(哈尔滨马选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针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特性与持续发展展开论述,关键词:科普教育基地;特性;持续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及其文明程度,它是通过社会整体的发展和推动升华来体现的。作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教育基地所凸显出的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作用日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把科学普及视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1科普教育基地是一个国家科普水平的重要标志
自199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在积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实随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中国科协于1999年确定了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开拓了我国科普工作新局面。
2002年6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明确指出:科普“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及其他组织应当开展科普工作”:“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结合实际示,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科普法》明确了科普教育必须加强并改进。科普教育基地在发展科普事业之中发展自身,要大力扩展并提高基地的数量和质量,使其从多方面满足公众理解科学的需要。科普教育基地是一种具有全新理念的科普载体,主要功能是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方针,坚持公益性原则,充分利用自身所固有的科普资源,积极发挥在宣传和普及科学科学技术方面所具有的示范性作用,协调当地科协或根据基地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的需求,经常性、创造性地广泛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科普教育活动,切实承担起对社会公众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责任。实践证明,建设科普教育基地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的有效载体,是科协组织增强科普实力的现实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追切要求,同时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新课题
2科普教育基地具有鲜明的特性
2.1具有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先进性与时间的前瞻性
科技发展的本质是创新。科普教育基地也凸显其与时俱进的特性,不断创新。科普教育基地多能够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时更新科普教育内容,介绍科技发展的趋势,综合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向公众传授最新的科学知识,科技动态和科技成果,缩短科技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便科普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富有时代气息
22科普教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科普教育基地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同时还要普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仅要把揭示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告诉公众,同时还要把改造世界的手段传授给公众,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男气。科普教育基地从多学科的角度开展科普宜传教育活动,并以趣味性和贴近生活、生产的大众性吸引公众,使公众自觉地接受教育。
23科普教育对象的层次具有多样性
科普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开发的.面对的是社会全体公众,群体多样,人员的年龄、职业、知识结构、兴趣等不尽相同,具有层次多样性的特点。因而,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分门别类,统筹盖顾,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24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在科普教育活动过程中,科普教育基地多采用实物和模型展示科学原理和实用技术,以生动、直观和互动参与的方式来进行科普教育,寓教于乐。部分科普教育基地还不断扩大科普宣传领域,内外结合,横向合作,与政府部门、街道以及学校等共建教育基地,务力实践科普工作的社会化,走出了基地向社会辐射的新路
3加大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力度,推动其持续发展 31树立全新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理念
科技论坛
各级科协组织和科普教育基地要切实认识到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意义,把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摆上主要议事日程,认真思考科普教育基地的工作范畴,建立有效的工作运作机制,在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战略发展上进行探索。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要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创新精神来指导工作,基地建设要服务于科普工作,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与创造性的原则,便之切实具有宣传教育功能、开放性功能和实哦性功能.能够持续开展面向广大公众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科普教育活动。
32充分加大对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投人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投人要加大,是科普工作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大力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使现代化的手段融人到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由于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内容、对象等方面的多样化,因此可以结合这个特点,在当前各科普教育基地投人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多渠道筹集资金、人力和物力。目前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资金投人方式,还是以财政资金为主,社会资金为补充。各级科协组织和科普教育基地应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积股探系新途径、新方法来筹集所需。要者着眼于科普投入的多元化,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扩大社会对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投人。目前,与企业相结合进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是多渠道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的主流趋势
33建立科学规范的科普教育基地评估与监督机制
为促进科普教育基地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对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有必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对基地建设可从基地概况、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教育活动、工作效益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估与监督。
34加强科普教育基地间交流学习,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推动。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科普教育基地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各地又有自己的特色,应大力加强科普教育基地的交流工作,便于各地在工下作经验上互相借鉴,有利于先进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可以为促进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经常化、规范化创造条件。通过认真研究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规律,营造出适于各地采用的活动模式,进一步发挥科协科普品牌优势,树立一些典型加以推广,打造精晶工程,对于扩大科普教育基地的范围,加大活动的深度,进一步推动社会化大科普局面的形成,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实践证明,科普教育基地符合公众了解和掌握科普知识的需求,是科普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是科普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必然,它不仅促进了科普资源为公众所用,促进和提高了公众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有效推动了科普社会化进程。自前,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科技群众团体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工作新局面已经形成。社会大环境为科普教育基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究围,基地的发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充实完善,吸引更多的参观者,消除他们对科学技术的神秘感,缩小现代科技与人们间的差距,科普教育基地在进一步为青少年乃至全社会提高科学素质的同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上一章:波导充气机的维护与典型故障处理 下一章:混交林栽植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联合国会议文件汇编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文件汇编 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以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鄂尔多斯市为例 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与地基 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