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MQL高速车削18Cr2Zi4WA合金钢的实验研究

MQL高速车削18Cr2Zi4WA合金钢的实验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22.6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09:27:3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MQL高速车削18Cr2Zi4WA合金钢的实验研究 工艺与检测Technology andTest
2017年第9期
MQL高速车削18Cr2Zi4WA合金钢的实验研究
邹畔①裴宏杰刘成石②王贵成②
(①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②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微量润滑(minimumquantitylubrication,MQL)加工作为绿色切削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植物油
作为基础油是最有潜力的绿色润滑剂。为了探求不同的植物油对切削加工的影响,选择了玉米油、葩麻油和植物油2000(商品油)3种润滑油作为切削液,设计了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以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为评价指标,切削液、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为变量,对精密耦合件常用材料 18Cr2Zi4WA合金钢作为样件进行高速车削正交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润滑油为主要影响因素,并得到了最佳的水平组合,对机械加工工程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微量润滑:高速车削;正交实验;18Cr2Zi4WA合金钢;植物油
中图分类号:TH16:TG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287/j.cnki.10052402.2017.09.024
MQLturning18Cr2Zi4WAalloysteel
ZOU Ye, PEI Hongjie, LIU Chengshi, WANG Guicheng
(①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12, CHN; ②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CHN)
Abstract: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MQL) machining process is used gradually widely in manufacturing in-
dustry. Vegetable oil as the base oil is the most promising green lubrican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vegetable oils on the machining process, three kinds of lubricating oil, corn oil, castor oil and vegetable oil 2000, were selected as the cutting fluids, and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with four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was designed. The cutting force and surface roughness were determin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es, and the cutting fluid, feed rate and the cutting speed were selected as the varia-bles in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workpieces of 18Cr2Zi4WA alloy steel commonly used as precision coupling materials were turned with high speed in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with range analysis and variance analysis, an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ubricating oil were deter-mine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est level of the mechanical processing was obtained, and it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practice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
Keywords: MQL; high - speed turm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 18Cr2Zi4WA alloy steel; vegetable oil
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lubrication,MQL)[1-3] 作为一种绿色制造的加工技术,由于切削液的用量很小,加工后的工件表面几乎没有切削液残留,同时也能改善切前条件和保护环境,而具加工质量不低于基至优于传统的浇注式加工,目前开始广泛应用在一些加工领域。
MQL绿色润滑剂的基础油有合成酯、植物油、聚α-烯烃(PAO)和聚乙二醇(4-5)等。其中植物油来源
广、成本低,为可再生资源,是最具应用潜力的环境友好基础润滑油。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植物油作为MQL 切削液做了大量的研究[]。E.A.Rahim等在研究用棕榈油作为高速加工钛合金的切削液时,发现了棕榈油能够更好地减小切削力和降低切削温度]; P.VamsiKrishna等在研究以含有微量硼酸悬浮液的子油作为切削液切削AISI1040钢时,切削温度、工具前刀面的磨损得到降低[*);BrajendraK.Sharma等在研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4009031-4);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86);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苏教科[2015]4号】
.120 万方数据
制造技术点机床 ICS 65.020.20
CCS B 05 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1273—2025
代替 DB14/T 1273-2016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白灵菇
2025 - 04 - 18 发布
2025 - 07 - 18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1273—2025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地选择 .......................................................................................................................................................... 1
5 厂房建造 .......................................................................................................................................................... 2
6 菌种生产 .......................................................................................................................................................... 2
7 菌袋制作 .......................................................................................................................................................... 2
8 出菇管理 .......................................................................................................................................................... 3
9 病虫害防控 ...................................................................................................................................................... 3
10 档案记录 ........................................................................................................................................................ 3
附录 A (资料性) 白灵菇工厂化厂房设施设备配备要求........................................................................... 5
附录 B (资料性) 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病虫害防控措施............................................................................... 6
附录 C (规范性) 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档案记录 .......................................................................................... 7
I
DB14/T 1273—2025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了DB14/T 1273-2016《袋栽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与DB14/T 1273-2016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删除了催蕾(见 2016 版的 3.2);
—— 删除了菇体发育(见 2016 版的 6.8.4);
—— 删除了病虫害防治(见 2016 版的 7);
—— 更改了场地选择(见 4,2016 版的 4);
—— 更改了厂房建造(见 5,2016 版的 5);
—— 更改了培养料配方(见 7.1.1,2016 版的 6.2.1);
—— 更改了接种(见 7.5,2016 版的 6.5);
—— 更改了搔菌(见 8.2,2016 版的 6.8.1);
—— 增加了长菇(见 8.4);
—— 增加了病虫害防控(见 9);
—— 增加了档案记录(见 10);
—— 增加了白灵菇工厂化厂房设施设备要求(见附录 A);
—— 增加了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病虫害防控措施(见附录 B);
—— 增加了白灵菇工厂化生产记录(见附录 C)。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鼎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杰、刘靖宇、常明昌、孟俊龙、冯翠萍、程红艳、王术荣、徐丽婧、程艳芬、
耿雪冉、赵斌、邓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DB14/T 1273-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4/T 1273—2025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白灵菇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厂房建造、菌种生产、菌袋制作、出菇
管理、病虫害防控和档案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白灵菇工厂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731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按照工厂化管理理念,利用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环境工程技术,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食用
菌栽培。
3.2
后熟
菌丝在长满栽培容器后至出菇之前进一步生长发育的过程。
4 场地选择
生产场地应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场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规定的要求,生产空气
应符合GB 3095规定的要求,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规定的要求。
1
DB14/T 1273—2025
5 厂房建造
5.1 厂房建造
按照厂区布局建造原料库、装袋车间、灭菌车间、冷却车间、接种车间、发菌房、出菇房、分拣包
装间和储藏车间等。各厂房间在留有生产通道的同时,保持相对间隔。厂房宜采用钢架结构,钢材类型
与规格选择需满足当地抗风雪需求,应符合GB 50009的规定。墙体材料应为保温隔热性能良好且燃烧
性能等级为B1级以上夹心板材,厚度≥10 cm。地面采用硬质材料铺设,光洁平整,硬度≥20 MPa。接种
车间、发菌车间等厂房建设需做净化处理,应符合GB 50073规定的要求。
5.2 设施设备
根据厂房功能设置房间大小和门窗,配备控温、控湿、换气和光照等设备,出菇房设置栽培床架。
厂房设施设备配备参见附录A。
6 菌种生产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高产、优质、高抗、头潮产率高、货架期长的品种作为生产菌种。菌种生产符
合NY/T 528规定的要求。
7 菌袋制作
7.1 培养料制备
7.1.1 培养料配方
—— 配方一:棉籽壳 42%,木屑 33%,麸皮 23%,石膏粉 1%,过磷酸钙 1%。
—— 配方二:棉籽壳 40%,玉米芯 30%,阔叶树木屑 15%,麸皮 5%,玉米面 5%,豆粕 3%,石
膏粉 1%,过磷酸钙 1%。
7.1.2 培养料处理
培养料由主料和辅料组成,主料包括棉籽壳、玉米芯、阔叶树木屑等,辅料包括麸皮、玉米面、豆
粕、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培养料选取应符合NY/T 1935的规定。
7.2 拌料
采用二级搅拌机拌料,拌料时间不低于30 min,含水量调控至60%~65%,pH调至7.0~8.0。
7.3 装袋
选用36.0 cm×17.5 cm×0.005 cm的聚丙烯折角袋,采用自动装袋机完成装袋、打孔、套环和扣盖工
作。装料紧实、均匀,料面平整,外壁光滑,不皱褶,装料高度为17 cm,料袋湿重为0.95 kg~1.05 kg。
7.4 灭菌
采用高压灭菌,料袋中心温度达到125 ℃开始计时,在124 ℃~126 ℃保持4 h。
7.5 接种
2
DB14/T 1273—2025
料袋温度冷却至25 ℃以下时接种,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口表面和预留孔均匀地布满菌
种,750 mL的菌种瓶每瓶接种13袋~15袋,接种操作应遵照NY/T 1731的要求执行。
7.6 发菌培养
接种好的菌袋转入发菌室内。温度控制在23 ℃~25 ℃,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避光,适时
通风换气。30 d~40 d可长满袋,期间3 d~5 d检查一次,发现有感染杂菌的菌袋及时剔除。
7.7 后熟培养
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在温度20 ℃~22 ℃,空气相对湿度65%~70%的环境下再培养40 d~60 d,
直至菌袋略有收缩,表面有部分皱折,出现少量米黄色生理吐水。
8 出菇管理
8.1 搔菌
后熟后的菌袋移入出菇房网格架上,并空间消毒。搔菌时先拔除无棉盖和口环,用刀刮去厚度0.1
cm~0.2 cm,面积为2 cm2的老菌皮,再将袋口轻旋住。此后3 d~5 d,温度控制在6 ℃~10 ℃,空气相
对湿度80%~90%,弱光,搔菌面形成青灰色绒毛状菌丝时可催蕾。
8.2 催蕾
催蕾阶段需7 d~10 d,每天温度控制在0 ℃~2 ℃保持6 h,2 ℃~10 ℃保持12 h,之后8 ℃~10 ℃
保持6 h,直至形成针尖状原基。温度调节至8 ℃~10 ℃,相对湿度80%~90%,增加散射光,3 d~5 d
后可形成白色米粒状幼蕾。待菇蕾长至绿豆大小时,完全敞开袋口。
8.3 疏蕾
待菇蕾长至黄豆大小时疏蕾。每袋选留1个位置好、菇形正、个体大的菇蕾,其余全部剔除。
8.4 长菇
调节温度至10 ℃~14 ℃,空气相对湿度80%~90%,光照强度保持500 lx~800 lx,CO2浓度≤0.1%,
15 d~20 d可完成长菇。
8.5 采收
当白灵菇菌褶平展,菌盖边缘保持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弹射时及时采收。采收后及时分拣,包装用
纸应符合GB 4806.8规定的要求。
9 病虫害防控
针对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环境中木霉、毛霉、虫卵等病虫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优先
使用物理和生物防控措施,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执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常见防控措施见
附录B。
10 档案记录
3
DB14/T 1273—2025
详细记录白灵菇工厂化生产过程,并完善记录档案,见附录C,档案记录保留2年以上。
4
DB14/T 1273—2025
附 A A A

(资料性)
白灵菇工厂化厂房设施设备配备要求
白灵菇工厂化厂房设施设备配备要求见表A.1。
表A.1 常见白灵菇工厂化厂房设施设备配备要求表
类别 设施 设备 环境参数
原料库 普通照明,自然通风 门口直径需满足装载机作业 粉碎机 温度≤30 ℃ 湿度≤50%
拌料车间 普通照明,紫外灯 自然通风,大口径供水系统 拌料机,布料机,装袋机,传 输带,周转架,周转筐 温度≤30 ℃ 湿度≤65%
灭菌车间 普通照明,大功率配电系统 散湿系统,防爆系统 高压灭菌仓,叉车 温度≤30 ℃ 30%≤湿度≤70%
冷却车间 普通照明,净化系统,顶风扇, 制冷系统 叉车,臭氧发生器,制冷机 20 ℃≤温度≤28 ℃ 40%≤湿度≤50% 风速≤10 m/s 净化级别≤10万级
接种室 普通照明,净化系统,控温系统 风淋间,臭氧发生器,FFU层 流罩,接种传输带 18 ℃≤温度≤26 ℃ 30%≤湿度≤50% 净化级别≤1千级
发菌车间 普通照明,调温系统,调湿系统 净化系统,风道 温度、光照、CO2、湿度等环 境参数控制和监测设备 发菌架(移动可垒放式床架) 20 ℃≤温度≤28 ℃ 40%≤湿度≤85% 风速≤6 m/s 净化级别≤10万级
出菇车间 调光系统,调温系统,调湿系统 净化系统,风道 温度、光照、CO2、湿度等环 境参数控制和监测设备 出菇架(固定式网格架) 0 ℃≤温度≤20 ℃ 50%≤湿度≤90% 风速≤3 m/s 净化级别≤10万级
储藏车间 普通照明,制冷系统 气调机 0 ℃≤温度≤20 ℃ 湿度≤65% 净化级别≤10万级
5
DB14/T 1273—2025
附 B B B

(资料性)
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病虫害防控措施
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病虫害防控措施见表B.1。
表B.1 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病虫害防控措施表
防控场所 主要病虫害 防控措施
原料库 木霉、虫卵 保持环境干净、无尘 增设捕虫灯、粘蚊板、黏鼠板 门、窗等通道喷洒石灰水
制袋车间 木霉 保持环境干净、无尘 定期对空间环境和机械设备消毒
接种室 木霉、曲霉 保持环境干净、无尘 增设紫外灯、臭氧发生器 定期对接种室进行消毒 对接种工具进行火焰灭菌
发菌车间 木霉、曲霉 保持环境干净、无尘 菌袋放置前和菌袋移出后对发菌车间进行消毒
出菇车间 霉菌、细菌、菇蚊、菇蝇 保持环境干净、无尘 菌袋放置前和菌袋移出后对出菇车间进行消毒 菌袋放置期间使用蚊、蝇诱捕灯
其它区域 菇蚊、虫卵 保持环境干净、无尘 增设捕虫灯、粘蚊板
6
DB14/T 1273—2025
附 C C C

(规范性)
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档案记录
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档案管理记录见表C.1。
表C.1 白灵菇工厂化生产记录
日期 工作内容 完成人 完成情况及处理意见 签字
完成情况 处理意见 技术员 复核人







7
上一章:改良铝硅镁系铸造铝合金Ba盐变质处理的研究 下一章:非切削状态下加工中心主轴动态回转精度的测试及分析

相关文章

涂层刀具高速车削损伤容限型钛合金的试验研究 基于Deform-3D的铝合金7075车削力模型的研究 基于离散相模型的MQL切削试验研究 MQL在某大型螺旋锥齿轮机床应用的研究 大型低合金耐热钢12Cr2Mo1压力容器合成气 锅炉给水预热器的制造 块体Cr2AlC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检测合金钢组分的实验研究 车削钛合金TC4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