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HZ油田特低渗油藏压裂后有效开发研究与应用

HZ油田特低渗油藏压裂后有效开发研究与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5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6 15:43:3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HZ油田特低渗油藏压裂后有效开发研究与应用 50
天然气与石油
2016年8月
NATURAL GAS AND OIL
HZ油田特低渗油藏压裂后有效开发研究与应用
王磊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为了解决HZ油田特低渗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自然产能低、产量递减快、常规开采方式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的间题,以数值模拟为手段结合现场开发试验,主要从合理注水时机、周期注水、注气开发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确定合理注水时机为超前6个月注水,合理周期注水方式为短注长停不对称型周期注水,注水效果差的油藏有效开发方式为注气开发。从现场实践来看,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为该地区同类型特低渗油的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注水时机;周期注水;注气开发 D0I:10. 3969 /j. issn.1006 5539.2016. 04.011
0前言
HZ油田特低渗油藏地质上具有“深”“细”“薄”“散”等特点,主要表现为:油藏埋深大,油藏埋深多在 3000m左右;孔隙、喉道细小,主要喉道半径为0.66~ 2.0um,孔隙之间连通性差;砂体厚度薄,砂层厚度一般为2~6m;油层纵向、平面分布零散,平面上面积小,连通性差。油藏流体渗流表现为非达西渗流,普遍存在启动压力梯度(1-2)。
目前在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间题:天然能量不足,产量和一次采收率低;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注水压力高,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甚至注不进水;注水效果普遍较差,对应油井低压低产现象严重;注水后部分油井水窜严重,稳产难度很大[3]。
为了实现HZ油田等特低渗油藏的经济有效开发,以实际区块H17断块为研究对象,利用PETREL建模软件采用20m×20m的网格系统建立了维数为138×60× 27,共计22.4万个网格的角点网格模型,并结合现场开发数据、物性参数、相渗曲线等,通过数值模拟软件 ECLIPSE模拟运算拟合了模型的地质储量、产油量和综合含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特低渗油藏的合理注水时机优选、周期注水参数优化、注气开发效果等多个方案的设计、模拟及预测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该地
收稿日期:2016-01-22
区特低渗油藏的有效开发方式,为下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合理依据(4-6)。
合理注水时机研究
为了进行合理注水时机研究,在H17断块模型中选取了1个五点法注采井组模型开展研究,包括4口生产井,1口注水井,共设计5个不同注水时机的预测方案,依次为超前注水(6个月、12个月);同步注水(油水井同时开始生产);滞后注水(6个月、12个月),预测投产24 个月的开发效果【7-13]。
从不同注水时机的日产油量对比曲线(图1)可见,超前注水日产量高于同步注水和滞后注水的日产油量。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不同注水时机的日产油量呈递减趋势,但随着超前注水时间的增加,注水成本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在最小注水成本下,达到最大增油幅度,可见合理超前注水时机为6个月。另外,从不同注水时机的阶段采出程度对比(图2)可见,超前注水阶段采出程度高于同步注水和滞后注水,随着超前注水时间的增加,阶段采出程度增加,但增加幅度变缓。
周期注水方式研究 2
特低渗透油藏有些天然微裂缝发育,加之部分油水
作者简介:王磊(1985-),男,山东临沂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与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万方数据
上一章:135°弯管内硫浆输送的数值模拟 下一章: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

相关文章

特低渗油藏压裂优化研究 特低渗砂岩油藏整体压裂工艺技术 厚层块状特低渗砾岩油藏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 SY/T 7020-2014 油田采出水注入低渗与特低渗油藏精细处理设计规范 大规模压裂技术在特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渗流理论和方法 特低渗油藏采油工艺技术 DB61/T 177-2018 低渗-特低渗砂岩油(气)层有效厚度解释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