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9 18:03:5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技术管理
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泰珊珊(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采油三厂,青海
摘要:结圾问题与原油的生产过程相伴而生。垢的存在降低了地层渗透率,对油层造成伤害。在我国部分演田存在硫酸镇、疏酸银垢同题,BaSO、9SO是最难处理和且垢的垢型。本文目
的为合成一种对Ba、9产垢有阻垢作用的组垢测
关键词:二元共聚物;阻垢剂;阻垢率、阻垢剂阻垢性能的评价方法
静态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其原理为:配置一定体积、浓度的含钙镁离子硬水,加人等当量的碳酸根或硫酸根溶液。在一定温度和PH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是CaCO或硫酸钙沉淀完全。然后用已知浓度的EDTA溶液测定水中的剩余硬度,得到用作比较的空白试验值。在同样组成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阻垢剂,测定其剩余硬度值。所得数值与空白值相比即为阻垢率。水中剩余硬度值越大,则阻垢效果越好。
在果油开采中,产出水与注人水中常常含有Ca",Mg,Ba* Sr,CO,*,SO,-等成垢阴,阳离子,这可能导致CaCO,和BaSO.等单一组分垢的生产,更可能造成混合型垢的生产。为此在评价阻垢剂的性能时,不但需要准确测定四种成垢阳离子的总含量,而且还需要测定Ca与Mg,Ba与Sr的分含量。对于只含Ca", Mg两种成垢阳离子的体系,用EDTA直接络合滴定法能够满足精确度的要求。石油地质分别鉴定方法标准SY5523-92中给出了测镁、钙、钡、锶四种离子合量的络合滴定方法。在测定四种成垢阳离子的总量时,在某种情况下,这一方法能够得到满足的分析结果,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一方法无法给出准确的分析结果。另外,如果利用这一方法测定单种成垢阳离子的浓度,则在
测定Ba~(S产)的浓度时,这一方法几乎不能使用。二、合成原理
o
a + H,CCHCOOH
H,C=CHCH2—β—ONa
ONa
(NH)S20g
CH,-CH,}, cH,CH-
Ch eNOd=o ONa
三,聚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HOoC
为了验证烯丙基磷酸盐与丙筛酸是否发生了二元共聚,将烘干了的聚合物进行红外光谱实验,根据红外光谱图来验证是否发生共聚,聚合物红外光谱图如图3.1。
图3.1为二元聚合物红外光谱图,谱图中没有出现-C=C-双键的吸收峰,说明单体参加聚合反应,经分离提纯处理后得到的是聚合物而不存在为聚合的单体,谱图中3392.43cm为丙酸中C=0的吸收峰,2684.82cm为烯丙基磷酸盐中0-H的吸收峰,980.02cm,817.90cm"为烯丙基磷酸盐P-0的吸收峰,红外光谱图验证了烯丙基醋酸盐与丙婚酸二元共聚阻剂的形成,
82
2015年1月
5
海西
a
816400)
t
MS als
3
图3.1聚合物红外光谱图
四、二元聚合阻垢剂阻垢性能的评价
1.温度对阻垢率的影响
ert
s
阻垢剂的阻垢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T配制Ba"垢沉淀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对二元共聚阻垢剂的阻垢率进行评价(合成条件:反应时间16h,阻垢剂加量10%,pH=10,盐加量1%),考虑二元共聚阻垢剂对BaS0,垢的阻垢率。评价结果如图4-1所示, ②配制Sr垢沉淀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对二元共聚阻垢剂的阻垢率进行评价(合成条件:反应时间16h,阻垢剂加量10%,pH=5,盐加量1%),考虑二元共聚阻垢剂对SrS0,垢的阻垢率。表明60℃ 时合成二元共聚阻垢剂的对领垢的阻垢率最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垢率逐渐降低,表明合成的烯丙基磷酸盐/丙烯酸二元共聚阻垢剂不适用于高温环境。60℃时合成二元共聚阻垢剂的对锶垢的阻垢率最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垢率逐渐降低,表明合成的烯丙基磷酸盐/丙烯酸二元共聚阻垢剂不适用于高温环境,
2.阻垢剂加量对阻垢率的影响
阻垢剂的阻垢率随阻垢剂加量的变化而变化。D配制Ba" 垢沉淀溶液,在不同阻垢剂加量下对二元共聚阻垢剂的阻垢率进行评价(合成条件:反应时间16h,反应温度T=60℃,pH=10,盐加量1%),考虑二元共聚阻垢剂对BaS0,垢的阻垢率,(2配制Sr>垢沉淀溶液,在不同阻垢剂加量下对二元共聚阻垢剂的阻垢率进行评价(合成条件:反应时间16h,反应温度T=60℃,pH=5,盐加量 1%),考虑二元共聚阻垢剂对SrS0.垢的阻垢率。随着阻垢剂加量的增加,该阻垢剂对领垢的阻垢率逐渐增加,阻垢剂用量为 15%时阻垢率最大,随后阻垢率随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阻垢剂过多对阻垢效率有副作用。随着阻垢剂加量的增加,该阻垢剂对锶垢的阻垢率逐渐增加,阻垢剂用量为10%时阻垢率最大,随后阻垢率随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阻垢剂过多对阻垢效率有副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元千,本取特征线关累式的推导[3].石油学报,1985,6(2) :69781.
[2]冯改宁,唐和清,朱函华,现场阻垢剂性能评价中络合滴定方法的研究,《湖北省第七届化学与化工分析化学分会讨论会论文集》,2003,12
上一章:油气田企业工程技术服务发展形势分析与探讨 下一章:油气储运过程中静电的产生与防范措施

相关文章

一种高效共聚物阻垢剂的放大合成及性能评价 新型油田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分析 高效一体缓蚀阻垢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IA∕N-MAM∕SMAS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的性能评价 GB/T 34550.2-2017 海水冷却水处理药剂性能评价方法第2部分∶阻垢性能的测定 GB/T 34550.2-2017 海水冷却水处理药剂性能评价方法 第2部分:阻垢性能的测定 HG/T 5166-2017 反渗透阻垢剂阻垢性能评价方法 DL/T 1261-2013 火电厂用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价试验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