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准西车排子地区石炭系不整合结构特征及控藏作用

准西车排子地区石炭系不整合结构特征及控藏作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0.4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02 09:37:4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准西车排子地区石炭系不整合结构特征及控藏作用 技术管理
准西车排子地区石炭系不整合结构特征及控藏作用闵飞琼(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根据钻井、测并和分析化验资料所揭示的风化壳剖面及其岩石学特征、物性特点,分析准西地区不整合结构特征,剖析不整合结构岩性配置特征及其输导特征,建立不整合结构发育模式,揭示超剥带不整合结构控藏作用。
关键词:石炭系;不整合结构;车排子地区 1概况
准西地区是准噶尔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带,近年来胜利油田在此已形成亿吨储量规模。该区沿盆缘横向跨度大,源圈分离,地层超剥频繁,具有“顶削底超"特征。制约该区勘探的关键问题主要有①不整合结构认识不清,特别是对不整合结构中风化站土层的发育缺乏规律性认识②不整合面在远源长距油气运聚中所起作用不明。针对这两个问题,开展不整合控藏作用研究,
2石炭系不整合结构特征 2.1结构特征
通过对区内40多口探井的测录井及岩心资料,并结合露头剖面观察,石炭系顶部不整合在垂向上可分为:正常沉积层、风化站十层,半风化岩石三层结构,缺失风化站十层只具有二易结构。火山岩半风化岩石据风化程度可划分为水解层和淋谌层。
(1)正常沉积层
不整合顶板岩石是指位于不整合面上覆岩层底部的那套岩石。不整合顶板砂砾岩(砂岩、砾岩、粉砂岩)单层厚度0~28 米,厚度横向变化大,物性较好,孔隙度一股21%~36.8%,渗透率61.3x10~431.5x10~*m。
(2)风化粘土层
风化粘土层位于风化壳最上部,风化粘土层厚度0~6米,岩性主要为块状红色、杂色泥岩。原岩结构几乎完全遭破坏,无沉积构造。岩石物性差,测井解释孔隙度4%~11%,渗透率2x 10-~8x10-产m。地球化学元素中A1,Fe等难迁移元素相对富集,Ca、Na、K等易迁移元素明显缺乏,导致化学蚀变指数(CIA= 100*[Al;0/(Al;0,+CaO+Na;0+K,0))较大。
(3)水解层
水解层是火山岩强蚀变后的产物,以火山岩细小颗粒和泥岩为主。粘土化程度达50-80%,岩石因强氧化和蚀变作用,原始结构及成分不清。岩石破碎呈角砾状构造,角砾间充填风化形成的泥质和岩石细粒。岩石致密。岩石总体氧化强(蚀变为赤褐铁矿),长石主要发生土化,斜长石另见绢云母化,暗色矿物蚀变为绿泥石和形成溶孔,即蚀变矿物主要为赤褐铁矿,、高岭土、绢云母和绿泥石等。
(4)淋滤层
淋滤层是不整合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淋滤层厚度般0~几百m,淋滤层是火山岩较强蚀变后的产物,以火山岩碎块为主。风化作用较弱,粘土化仅20~50%,局部破碎。裂缝发育,充填物主要为沸石。发育裂缝充填残余孔隙。岩石较致密。岩石总体氧化程度较弱,长石主要发生土化,斜长石另见
绢云母化,暗色矿物蚀变为绿泥石和形成溶孔。 2.2不整合结构纵向发育模式
从上至下,理想的不整合结构发育三层结构,对应三个变化锋面。其中风化前锋为半风化岩石与原岩的分界,粘土化前锋为半风化岩石与粘土层界面。若发育风化粘土层,胶结前锋对应着已胶结的铝土(矿),对应水解层。因此,胶结前锋不只是出现在粘土层中,在半风化岩石中也可以出现。
2.3不整合横向发育模式 741华警
2016年3月
H开
通过不整合发育主控因素分析,间断时间与原岩岩性控制不整合结构发育程度,古地形与保存条件控制结构分布。盘线不整合结构中的风化粘土层分布相对局限,主要出现于一级不整合中,且多位于斜坡或凸起相对平缓位置;二级不整合、降起或凸起的顶部位置往往缺失风化粘土层。半风化岩石厚度一股0~儿百m,总体由盘地边缘或凸起向盆内斜坡减薄。不同构造部位,半风化岩石厚度差异大。构造高部位经受风化剥蚀时间相对较长,半风化岩石厚度一般较大;构造低部位则相反。
3不整合结构输导性及控戴作用 3.1不整合纵向输导结构
从物性角度来看,由不同岩石组成的不整合结构可看作是一个渗透层、非渗透层的组合。其中,顶板正常沉积泥岩、风化粘土层、水解层、凝灰岩淋滤层等为非澄透层。受火山岩岩相及不整合结构发育特点的影响,不整合结构渗透性组合在平面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安山岩、玄武岩等澄流相火山碎剧岩,火山角岩等爆发相火山碎屑岩,各结构层主要为渗透性岩石,易形成以渗透层/渗透层为主的组合型式。凝灰岩、沉就灰岩等岩石类型为渗透层/非渗透层型、非渗透层非接透层组合型式。
3.2不整合横向输导结构
车排子地区石炭系不整合面多发育两层结构,部分地区发育水解层,遭挡油气。车排子地区单靠不整合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必须与骨架砂体、断层形成有效的空间配置,才
能形成油气的大规模运移。 3.3不整合控藏模式
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车排子地区识别出不整合三种控需模式:
第一种:未成藏型,无显示,油气没有进人
第二种:砂体一不整合对接型,上下均有显示,砂体一不整合对接。同源同期油藏,油气沿不整合面之上砂体输导,局部砂体与不整合面侧向对接,形成油藏,不整合面不能长距离输导油气,
第三种:砂体一水解层一断层对接型,上有显示、下无显示,砂体一水解层一断层对接。同源同期油藏,硬壳发育,油气沿不整合之上砂体输导,和沿不整合面硬壳下的母岩输导,形
成内幕油藏。 4结语
(1)石炭系不整合结构二层结构广泛分布,三层结构多位于超剥线附近的地势平缓区,范围有限。风化粘土层与水解层是非渗透层,对油气起封堵作用,淋滤层是良好的渗透层,起输导作用。
(2)单靠不整合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必须与骨架砂体、断层形成有效的空间配置,才能形成油气的大规模运移。提出了超剥带不整合结构控藏三种模式:未成藏型,砂体
不整合对接型和砂体一水解层一断层对接型。参考文献:
[1]剑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演化的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地质论评,2006年第5期
[2]曾溅辉,王捷等油气运移机理及物理模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陈建平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断裂带油气分布控制因素分析,地质找矿论丛,2003.18(1),47~50
上一章:枣21断块射孔层优选方法与数模验证 下一章:压裂中的流体摩擦阻力及效应分析

相关文章

辽河滩海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控砂、控藏作用 内蒙古查干敖包地区上石炭-下二叠统宝力高庙组特征及时代 富林洼陷中生界火山岩岩性岩相及不整合特征 丰乐地区葡萄花油层断裂系统分形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莱州湾凹陷中央构造带断层活动性及其控藏作用 武威盆地石炭系泥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分布 江西铅山晚石炭世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