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隧道与地下工程
Tunnel &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宁波市浅层天然气对轻轨建设的影响
林乃山,刘生财,潘永坚
(浙江省工程勘察院,浙江宁波315012)
摘要:宁波市轻轨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工程勘察过程中,局部盾构隧道区间和车站发现存在以沼气为主要成分的浅层天然气,结合2号线一期工程浅层天然气专项勘案成果,研究浅层天然气的埋戴分布特性及气体特征,分析对轻软建设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关键调:轻轨;隧道;施工;浅层天然气;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5.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7767(2012)01-0078-04
TheInfluencesofShallowNaturalGasonLightRailConstructioninNingbo
Lin Naishan,Liu Shengcai,Pan Yongjian
近些年,沿海软土地区的轻轨工程陆续开工,建设过程中浅层天然气释放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软土地层中浅层天然气对轻轨建设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笔者根据宁波市轻轨2号线一期工程(以下简称: 2号线)浅层天然气专项勘察成果①,研究浅层天然气
的埋藏分布特性及对轻轨建设的影响。 1工程概况
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城市西南一东北方向的基本骨干线,规划线路起自鄞州区古林,止于北仑,规划线路长约50km。工程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起点站为机场站,终点站为东外环路站,线路全长 28.350km,共设22座车站。
2浅层天然气的勘探及埋藏分布特性 2.1浅层天然气的形成及地质历史条件
宁波市浅层天然气埋藏于全新统中期与早期浅海相沉积②层淤泥质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及其以下的3层粉砂、砂质粉土中或(4)层高含腐植物的黏性土中。③层粉砂、砂质粉土粒径相对较大,孔隙率较高是良好的“储气层”,(4层富含腐植物的性土层大部分具有气孔构造或鳞片构造,也存在储气空间;而此处的④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和富含云母、贝壳等有机质及
①参考2011年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励察KC211标段浅层天然气专项励察报告》以及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勘察 KC212标段浅层天然气专项勘察报告》。
78数本2012No.1(Jan)Vol.30
腐殖质的黏土层,是良好的“气源层”,同时又是良好的“气体隔断层”。研究表明,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海平面经历了低海面一快速海侵一趋于稳定的高海面半个旋回周期。全新世以来,宁波平原附近地域经历了初、早期古河谷充填,中期海水覆盖,晚期河口湾形成、要缩和湖沼发育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生物经过近万年的地质历史过程,沉淀堆积,随后被水和泥砂覆盖起来并与空气隔绝,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发酵,伴随着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使这此生物的残骸变成泥炭,同时产生气态产物。当生成的气体不可能向大气中扩散时,便不时向周围地层孔隙中运移、积聚。最终在地层的孔隙中不断积聚成扁豆体状和透镜体状大小不等的气囊"。
2.2含气层顶板与底板埋深及厚度的确定
为了准确测得含气层的顶板和底板埋深,首先用静压设备将探杆压入至地面以下预定深度处,然后慢慢将探杆向上提起,查看是否有气体溢出。在提起的过程中若发现有气体溢出时,则该处的深度即为含气层底板理深:继续上提探杆,并且让气体充分喷发,为了防止泥土堵住探杆端头部,用空气压缩机向探杆内压入0.5MPa压力的空气,3min后关闭空压机,在上提的过程中若发现不再有气体迹象,则此深度可确定为含气层顶板埋深。同时,结合附近已勘探的勘探孔地层资料分析探测的层位及其顶底板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