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探析BIM协同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沪昆高铁高安站旅游接待中心

探析BIM协同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沪昆高铁高安站旅游接待中心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9 08:16:3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探析BIM协同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沪昆高铁高安站旅游接待中心 探析BIM协同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沪昆高铁高安站旅游接待中心
■魏欣
[摘要本文从设计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了BII技术在沪昆高铁高安站联激接持中心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BI 的工作平台贯学了各个设计环节,从全专业协同设计,从规划设计、方害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不同阶段提取建获信息,完或了不同深度的设计成果,同时,还分析了BI找本3D可视化患拟建获展示及分析,管线谨撤检查,虚拟漫游等功能优势,其与传统设计方式比具有的优势量:保证了明日全生合周期的信息完整性和连续性,提升了设计质量
[关键词)BII全专业持同设计3D可视化
高安火车站位于江西省高安市境内,是沪昆高铁杭长客运专线江西段中间车站,高安站站前广场综合体建设项目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为主旨,通过整合“城市交通高效化、规市土地集的化、城市功能复合化、城市生态多样化”的策略,以区域交通的优势衍生整个区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优势,将建设项目设计定位为:以交通枢组为核心,集交通换乘、旅游集散、商业体阔为一体的城市交通综合体,为较好完成设计任务,BIJI协同设计技术在全专业全过程中得以体现。
工程概况
新建高安站站前广场综合体位于高安市城区北侧,距高主城区的3km,它与高铁站房成为沪昆高铁高安站交通综合体,站前广场综合体分为长途汽车站、旅游接待中心、地下停车场等三大部分,建设总建筑面积为55015n,其中,旅游接待中心建筑面积23685n,其设计定位为商业综合体,地下室一层,地上四层,总高度17.5日,设置育业、酒店、餐饮、展示、办公、会议等功能(图1)。
图1高安站站前综合体鸟最图 BIM在模型设计中优势明显
三、
建筑信息模型(BIN)用数字化的建筑组件表示真实世界中用来建造建筑物的构件,对于传统电脂辅助设计用失量图形构图来表示物体的设计方法来说是个基本的改变,因为它能够结合众多图则来展示对象,BIJ的全方位使用,使设计协同方式更灵活、更简单快捷,内嵌的大型数据库支持多人在同建筑数据模型下实施团队设计,对于大型项目建设,在设计合同招标时,越来越多的业主方明确提出要求设计单位交付BIV成果模型,标准是要求模型能进行确工指导和定位。
在方案深化设计过程中,结构、设备专业需要应用各自专业的分析软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BIM模型能很方使的与其追专业软件开展文件格式的相互转换(图2、图3),面且模型中所包容的大量信息数据也能够与这些软件实现数据共享,从而保证了工程信息的完整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各专业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图2煤游接持中心结构模型、建筑模型展示
合提 e7
aa
图3煤游接持中心综合模型、暖通模型展示
BIN还具有强大的3D可视化虚拟建筑展示功能及分析功能(图4、图5),可以清晰分析、了解设计可能产生的瑕症,策游接待中心造型复杂,会形成一些复杂的异性空间,施工难度大:层高11.2m 的商业空间一—钢网架结构屋项、大面积斜玻璃幕墙立面和斜向弯曲的金属幕增(图6)。
在设计阶段必须要借助BIMI的三维模型,根据模型能看出放大后的每个细节:包括构件样子、位置、角度、尺寸等。由于受造型限制,管线的随工也必须在BIN模型里面进行排布,之后再现场施工,这样方能确保施工的质量并避免反复更改

图43D可视化展示真实道染效票
010
CE
图53D可视化展示真实消染效果 INCN
图6兼游报持中心造型细节和难点
通过模拟漫游可进行空间的合理性和可利用性分析,带给用户很强的体验,此外,BIMI还可进行仿真模拟施工,对今后指导随工单位完成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基于BIM的全专业协同设计

传统的建筑设计解决专业间题时采用的方法是 2D平面设计,各专业间以定期、节点性提资的方式进行“配合",而BIHI技术的协同设计则以3D可视化为基础,各专业间随时提资料的方式配合,最终目的是使建筑设计各专业内和专业间配合更加紧密,信息传遇更加准确有效,减少重复性劳动,最终实现设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协同是BI的核心概念,同一构件元素,只需输入一次,各工种共享元素数据并于不同的专业角度操作该构件元素,高安站站前广场旅游接待中心从方案设计之初既保证了全专业的协同设计,各专业之间密切配合,及时发现间题、沟通间题、解决间题,保持步调一致。
图了协同设计中的一层轴测图
BIV应用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优势功能是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硅撞检查。在本项目设计过程中,在各专业设备管线之间进行了多次醒撞分析,使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专业的设计人员及时发现闫题和解决矛盾,不断优化工程设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提前发现管线硅撞间题,减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错误和返工可能性,有效地节约了项目建
(下转第012页)
上一章:BIM技术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章: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相关文章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BIM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探析 BIM技术及其在上海舞蹈中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超高层建筑深化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BIM结构设计在数据中心项目中的应用 探析BIM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武汉绿地中心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