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完整性监测要求的探讨

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完整性监测要求的探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66.8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8 13:37:5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完整性监测要求的探讨 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完整性监测要求的探讨王骄亚,等
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完整性监测要求的探讨 DiscussofMonitoringRequirement
forReactorCoolantPressureBoundaryIntegrityofNuclearPowerPlant
王璐亚周新建陈冬雷凌君孙瑜刘洪涛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72)
摘要: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即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完整性与核电厂能否安全运行密切相关,对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性的 0 方法。首先分析了RG1.45-2008的监测要求,然后对比其与RG1.45-1973的差异,并针对RG1.45-2008推荐的监测方法在国内核电厂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调:核电厂CPR1000泄漏监测放射性温湿度流量
中图分类号:TH3;TP21
文献标志码:A
D0I:10.16086/j. cnki. issn1000 0380.201511019
aes o aea aso s aep asaad do ed a ( aepno anssd eoo oaea o a e opera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 the monitoring of the integrity of primary loop pressure boundary is an important job for designing nucleal power plant.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integrity monitoring for primary pressure boundary are proposed in RG 1. 45 2008, and some of the monitoring methods are recommended. The monitoring requirements of RG 1. 45 2008 are analyzed first, and then the difference with RG 1. 45 1973 is compare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nitoring method recommended in RG1. 45 2008,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domestic nuclear power plant is investigated.
eeaaeeea
引言 0
在核电厂的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正常运行的损耗、机损伤、腐蚀、疲劳等因素会导致电厂设备的性能下降,从而可能导致设备失效,进而号起冷却剂泄漏。运行经验和研究已经表明,由于一回路硼酸腐蚀、盈利腐蚀等原因导致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发生很小的泄漏,这类泄漏可能会进一步扩展升级为失水事故的风险。
根据美国核电厂标准审查大纲3.6.3的要求,破前漏(leakagebeforebreak,LBB)技术的应用前提是设置泄漏监测系统。因此,根据RG1.45-2008的要求,必须为核电厂设计泄漏监测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RG1.45-2008的要求,然后对比它与RG1.45, 1973[2的差异,最后对国内核电泄漏监测系统采用的方法进行探讨。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端号:K-B2012.058),修效稿收到日期:2015-09-14
第一作者王骄亚(1980-),男,200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住,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核电厂专用监测系统方面的研究。
70
1RG1.45-2008主要监测要求 1.1泄漏定义
根据RG1.45-2008,泄漏可以分为两类,即可识别泄漏和不可识别泄漏。
可识别泄漏是指可收集、可衡量或从已知的泄漏源头发生的泄漏。不可识别泄漏是指可识别泄漏以外的其他泄漏,主要指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的泄漏。
泄漏监测系统监测的对象是针对不可识别泄漏。 1.2主要监测要求
RG1.45-2008从监测泄漏和确定其泄漏源的方法、监测方法性能要求、抗震鉴定要求、泄漏管理要求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对泄漏监测系统设计的要求。
(1)监测泄漏和确定其泄漏源的方法
RG1.45-2008推荐了下列方法确定不可识别泄
漏的泄漏率:
①疏水坑(罐)液位或流量监测;
②气载粒子放射性监测; ③气载气体放射性监测; ④安全壳大气湿度监测;
③安全壳大气压力和温度监测; ③空气冷却器冷凝水流量监测。
PROCESSAUTOMATIONINSTRUMENTATIONVol36No.11November2015
上一章:激光测振技术的可靠性试验研究 下一章:核电厂反应堆和汽轮机接口设计的研究及改进

相关文章

NB/T 20447-2017 与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相连的低压系统的超压保护 NB/T 20230-2013 压水堆冷却剂压力边界材料断裂韧性要求 NB/T 20343-2015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管道和设备保温层设计制造规范 NB/T 20343-2021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管道和设备保温层设计制造规范 NB/T 20099-2012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丧失事故分析要求 NB/T 20100-2016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主蒸汽系统超压分析要求 AP1000反应堆冷却剂泵的船用化探讨 GB/T 7166-2015 核电厂反应堆堆芯和主冷却剂回路内温度计的特性和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