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7.060 A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134—2011
沙尘暴观测数据归档格式Sand and dust storm observation data archives format
2011-11-01实施2011-06-07发布
中 国 气 象 局
发 布
QX/T 134——2011
沙尘暴观测数据归档格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沙尘暴观测站采集的湍流场、平均场、能见度、粒径10 μm以下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大气浑浊度、大气总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干沉降、土壤水分观测数据文件命名和文件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沙尘暴观测数据的存储、统计、应用和归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102—2009 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文件。3.1
湍流场 turbulent field
在气层内由空气块不规则运动形成的三维流场。3.2
平均场 average field
各观测高度上的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状态。3.3
能见度 visibility
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时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GB/T 20479—2006,定义3.7】3.4
10 μm气溶胶粒子 particle matter with diameter less than 10μm;PM1o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3.5
大气浑浊度 atmospheric turbidity
通常用散射系数表示,是由大气悬浮物(除云滴、雨滴、冰晶之外)的散射造成太阳辐射能量衰减的一种量度。
注:改写QX/T69—2007,定义3.5和定义3.13。3.6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
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μm的颗粒物。注:改写HJ/T374——2007,定义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