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T 1124-2015
黄颡鱼亲鱼和苗种
Yellow catfish—Brood,fry and fingerling
2015-02-09发布
2015-05-01实施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 1)归口。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黄颗鱼【Pelteobugrus/ulvidraco(Richardson)亲鱼和苗种规格、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与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黄颡鱼亲鱼和苗种的质量检验和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54.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 2部分;抽样方法
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36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 1070 黄颡鱼
3 亲鱼
3. 1 来源
3.1.1 捕自自然水域的亲鱼或苗种经人工培育而成。
3.1.2 由省级及省级以上黄颡鱼原(良)种场培育的亲本。
3.2 质量要求
3.2.1 种质
应符合SC 1070的规定。
3.2.2 年龄
允许用于人工繁殖的最小年龄,雌鱼和雄鱼均为2 龄;允许用于人工繁殖的最大年龄,雌鱼和雄鱼均为5龄。
3.2.3 外观
体形、体色正常,体表光滑,体质健壮,肥满度较好,无疾病、伤残和畸形。
3.2.4 体长和体重
适用繁殖的雌鱼体长为12 cm以上,体重为75g以上;雄鱼体长为20 cm 以上,体重为125g以上。
3.2.5 繁殖期特征
雌鱼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乳突圆润,红肿,微向外突;雄鱼生殖乳突长约0.5cm,游离端红色,锥管状,外突显著。
3.2.6 病害
亲鱼无小瓜虫病、肠道败血症(红头病)、黏孢子虫病、水霉病、腹水病、烂鳃病等传染性疾病。
4 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