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3196-2018
热带作物病虫害检测鉴定技术规程芒果畸形病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ropical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Mango malformation disease
2018-06-01 实施
2018-03-15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垦局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4.3 菌株分离培养
从发病部位切取组织块(0.1 cm×0.1cm),在无菌操作台上,用70%乙醇表面消毒5s~10s后于0.1%升汞溶液中浸泡1min,再用无菌水漂洗3次,无菌滤纸吸干水后置于PDA 培养基中,放置 25℃恒温箱中培养,待菌落形成,利用单孢分离法对分离物进行纯化、归类、编号和保存。
4.4 致病性测定
接种材料为健康盆栽2年生芒果幼苗。采用活体接种,将分离纯化的各种菌株分别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即 PDB)中、25℃恒温振荡培养6d后;过滤除菌体,配置成约1×10°个/mL 分生孢子悬浮液。在健康芒果苗腋芽下约3cm处用微型注射器注射0.1mL悬浮液,对照接等量无菌水,敷湿润海绵并套袋保湿培养3d,每处理重复30次。观察记录发病情况,与自然发病症状做对比。待接种腋芽发病后对病组织再分离验证。
4.5 菌株保藏
将单孢分离、纯化的菌株移植于PDA培养基斜面试管上,25℃培养7d后,4℃保存。
5 判定规则
5.1 PCR 结果判定
5.1.1 PCR 反应体系的判定标准PCR反应体系的判定标准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