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T 1142-2019
水产新品种生长性能测试鱼类
Growth performance inspection of new aquatic varieties—Fish
2019-11-01实施
2019-08-01发布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降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1)归口。
4.3.2 室外场地
适用于对养殖水体温度、溶氧、光照和盐度等没有特殊要求的品种,或个体较大或群体数量较多的品种。场地包括室外池、池塘、网箱等。测试单元室外池宜 30 m²/个~100 m2²/个,池塘宜在1000 m²/个以上,网箱宜在5 m²/只以上,水深控制在0.8 m~2.5m。
4.4 试养条件
委托单位需制定或提供测试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养殖技术规范;包括测试品种的养殖方式、环境要求、养殖密度。饲料(证料)种类及投喂方式等,与第三方测试机构共同确定测试条件与过程要求。测试品种与对照品种在测试期的试养条件应基本一致。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5 初始数据采集
对测试品种和对照品种按组分别随机抽取30 尾个体进行初始数据采集,记录参见附录 A的表A.1。测量方法按照 GB/T18654.3 的规定执行。
4.6 测试期管理
按照委托单位制定的养殖技术规程讲行管理。按表 A.2,记录养殖密度、饵料种类、投喂量、投喂时间、溶解氧、氨氮、pH、死亡数量和用药情况等日常管理情况。4.7 最终数据采集
测试结束时,全部起捕验收。对测试品种和对照品种按组分别随机抽取 30 尾个体进行最终数据采集。生物学测定按照GB/T18654.3的规定执行;记录参见表 A.3。对测试品种和对照品种分别进行生长率、群体生长一致性和存活率的计算。
5 计算方法
5.1 存活率的计算
存活率按式(1)计算。